俄乌战争已持续近三年之久,其战争场面之惨烈,超乎常人想象。

各种武器各种武器纷纷登场,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众多年轻力壮的士兵,在这枪林弹雨中失去了生命。



打仗是要死人的,即便是交战双方,也会想尽办法将战士的遗体要回来,以进行安葬。

于是,俄乌在遗体交换的数量上备受外界关注,而221:3082的断崖式比例,不仅直接证明了俄军的阵亡数量远低于乌军,更从侧面印证了俄军长期以来对乌军的压制局面。



但即便俄军能够在战场长期压制乌军,却依旧有不少网友认为:“俄罗斯输了!”

那么,俄乌遗体交换数量能够代表双方实力吗?俄罗斯又输在了哪里?



乌克兰征兵无下限

自2022年4月份开始,俄罗斯总统普京强硬宣布向乌克兰地区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有着非打不可的理由。

双方各自派出数十万兵力,在乌克兰境内开始对拼,各种武器轮番上阵,可谓是炮火连天。



伴随着战事的持续以及战线拉长,俄乌双方都不得不增派兵力,以加大对战场的控制权。

这可把乌克兰难为得不行,别看乌克兰在开战之前总人口为4300万,再凑出个几十万兵力不成问题。

但现实是,在俄乌冲突爆发的仅2个多月,就有将近800万乌克兰人口外流他国,其中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



所以,人口锐减的乌克兰为维持这场战争,不断刷新征兵下限。

在俄乌冲突刚刚爆发的时候,乌克兰的征兵年龄与之前保持一致,要求男性27-30周岁,但随着战事的持续,乌克兰政府为了补充兵源,将征兵年龄改为25-27周岁,并于2024年4月得到批准并实施。

按理说,下调了2周岁之后,乌克兰会有几十万年轻人被纳入征兵范围,但乌军还是面临兵力不足的窘境。



2025年1月1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布了一项丧心病狂的征兵新法令,规定所有年满17岁的乌克兰青年被纳入国家征兵预备役登记系统。

也就是说,降低两岁也招不到的兵,那政府直接将所有成年男性全部划入其中,颇有一股破釜沉舟的气魄。



可乌克兰政府的无下限,导致许多还没来得及享受青春的年轻人,被迫扛起武器进入战场,从而面临生死存亡的难题。

在高压之下,无数乌克兰青年为了逃避兵役,选择逃亡国外,间接导致乌克兰青年一代大量流失。

说实话,乌克兰如今饮鸩止渴的政策,不仅难以补充兵源,更会损害国家未来发展的根基。



俄罗斯“步步为营”

相比于乌克兰的无下限征兵,俄罗斯方面倒显得十分从容。

原本俄罗斯的人口总量就是乌克兰人口数倍,兵源补充的渠道也更加丰富。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信息得知,俄罗斯虽然没有直接搞全面征兵,但也通过了各种方式补充兵力。



首先,俄军招募了不少偏远地区的志愿者以及退伍军人,由他们填充损失较大的部队。

除此之外,俄罗斯政府还专门搞了个“特赦计划”,将一大批囚犯送到军队,让他们通过在战场上戴罪立功的方式换取未来的自由。

这个方案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国家利用死囚犯生无可恋的心理,将其派往最危险的战场,如果能侥幸活下去,那便恢复其人身自由。



不过这种看似是“物尽其用”,却也有不小的风险,因为囚犯一旦对本国出现排斥现象,很可能会给自己人带来麻烦。

所以,俄罗斯在启用了一小部分囚犯之后,便停止了这一计划,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作战经验太差,缺乏军事训练导致配合度太低,难以发挥作用。

为补充优质兵力,俄罗斯在国内开出高薪和特殊待遇,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入伍,毕竟身强体壮的年轻人还聪明,能够合理运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武器,是战场上的最佳人选。



俄罗斯作为军事强国,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不少国家纷纷派出部队支援,其中就有朝鲜士兵,凭借其如钢铁般的战斗意志,没少让乌军吃苦头。

此消彼长之下,俄军的兵力以及战斗素质,伴随着战争的消耗与更新,已经远超对手。



俄乌遗体交换数量断崖

“穷则精准打击,富则火力覆盖”。

俄乌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每天消耗几十万吨炮弹,到后续的战术穿插,抢夺阵地,只能说俄乌双方都有些耗不起了。

要知道,俄罗斯在宣布对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的时候,就已经明确告知了俄军进攻的区域,给出乌克兰平民撤离的时间。



毕竟当下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可能无故对平民出手,俄军的目的是摧毁乌克兰的军事力量。

所以,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了火力对轰,该片区域直接被炸成一片废墟。

不知情的人可能会觉得,如此密集的火力覆盖,一定会死伤许多人吧?



其实不然,双方通过炮火轰炸,主要是为了抢夺阵地,基本都看不到士兵,只能看到如流星般的炮弹。

那这种情况算不算浪费弹药呢?还真不算,因为战术轰炸比拼的就是武器储备,一旦有一方打光了库存,那他们就必须撤离,从而丢弃阵地的控制权。



如果都像战争神剧里,一颗子弹就能打死一个敌人的话,那二战时期美国所浪费的子弹都够消灭十几个地球了。

依据二战时期美国所提供的数据,太平洋战争里,美军平均需消耗25万颗子弹方能消灭一名敌人,由此可见,真实的战争是何等“烧钱”。



可伴随着双方对轰的阶段过去后,俄罗斯的武器库存明显不足,甚至从盟友手中获取火箭弹、高射炮等装备;而乌克兰更捉襟见肘,原本就是靠西方国家的援助才勉强硬撑,如今美国和欧洲也不乐意花钱了,乌军的反击能力自然一落千丈。

就这样,双方默契的开始了战术穿插,士兵再度成为战场上的主角。

但不同于二战时期靠人数堆积胜利那般,如今的单兵作战更侧重“科技化、智能化、系统化”。

双方大量使用无人机,对战场区域进行侦察、袭扰,再配合炮弹进行打击,如此才能造成有效杀伤。



近期,库尔斯克地区出现“倒春寒”,这一恶劣天气令乌军苦不堪言,众多乌克兰士兵被冻死冻伤。

双方同处于一片战场上,凛冽的寒冬并非只针对乌克兰士兵,主要因为俄罗斯切断了乌军的后援补给线,导致防寒物资不足的乌军无法抵御诱惑零下十几度的严寒。

综合来看,俄罗斯在各个方面的优势,最终凝聚成了对乌军的全面碾压,而221:3082的断崖遗体交换数量,就是这一现实的写照。



俄罗斯输了

有部分网友表示,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与乌克兰打了这么久,自身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即使打赢也还是亏。

可实际上,俄罗斯当下的窘境乃是其国力衰微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他们已无其他选择。

那么,你是否认为俄罗斯输了呢?



参考信源:中华网·新闻2024-12-21《俄乌交换阵亡士兵遗体 双方归还遗体数目悬殊》



参考信源:红星新闻2024-11-30《俄接收48具遗体,乌接收503具遗体》



参考信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2-17《急剧降温导致侵入俄库尔斯克州乌军步兵死亡率上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