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安徽芜湖火车站,旅客在候车大厅观看川剧变脸表演。王玉实摄(中经视觉)
2月12日元宵节,北京客运段京哈高铁车队G913次列车上开展欢庆佳节活动,列车长与旅客合影留念。孙立君摄(中经视觉)
2月1日,浙江省台金高速公路仙居收费站,志愿者给自驾返乡群众赠送“福”字。数据显示,自驾出行成为今年春运一大亮点。
王华斌摄(中经视觉)
2月3日,旅客在湖南娄底南站准备乘车。今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增长5.5%。
吴永华摄(中经视觉)
2月16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旅客驻足拍照。春运期间,该机场加大运力投入,宽体机日均起降航班量达到110架次。孙凯芳摄(中经视觉)
2月18日,南昌至南京南G1492次列车动车组推出特色儿童服务,为孩子们准备拼图、图书、玩具等,满足小旅客的多样需求。
鲍赣生摄(中经视觉)
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今天圆满收官。春运,这个“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是中国独有的一道风景,更是对交通运输能力、组织能力的大考。
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带来了庞大交通运输需求。从1997年起,短短10年间我国铁路经历了6次大提速,同时掌握核心技术,造中国自己的车。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从进口机车低速慢行到中国复兴号驰骋神州,从以铁路为主到“铁公机水”齐发力,从通宵排队到掌上买票,从运输能力越来越强到服务方式越来越多样……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科技水平的进步,不断重塑着春运的形式和过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