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归雨水至,建设忙势头劲。当前,济南起步区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塔吊林立、车辆往来,总部立体城、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黄河大道二期等项目加力提速,向着“五年成形”目标发起春日冲刺。


据悉,今年以来,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内鹊华中和苑、泉韵水街等项目加快推进,多栋单体建筑实现主体封顶。目前,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项目整体投入1000余人、50余部大型机械设备,饱和施工、抢抓工期,计划7月具备开园条件。


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项目北临黄河大道,南靠张公柳大街,东依鹊华东路,西接鹊华西路,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北派园林、济南样本,打造蓝绿交融的自然园博、城园融合的人民园博、文脉传承的齐鲁园博。

据了解,博览园构建“一轴一塔三馆三区”空间结构,一轴即人民绿轴,一塔即电视塔,三馆即博物馆、科技馆、鹊华中和苑,三区即园博休闲区、公园生境区、活力配套区。具体来看,博览园项目共建设鹊华中和苑、黄河明珠电视发射塔、综合博物苑、新质科技苑、泉韵水坊、泉城名士坊、齐风坊、鲁韵坊等建筑。


2月21日,记者在鹊华东路西侧、黄河大道以南见到,起步区首个中式建筑鹊华中和苑已初现建筑雏形。作为博览园主入口,该项目以“灵活多变、功能复合”为核心,建筑平面采用大空间布局,打造集展览展示、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建筑以大弧度的玻璃采光屋面,保证室内充足的采光率。目前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80%。


鹊华中和苑效果图

鹊华中和苑南邻规划花园住宅用地,其西南侧是在建的齐风鲁韵坊。

现场,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项目中建八局(一标段)项目总工陈斌介绍,齐风鲁韵坊共分3个地块建设,其中6#地块建设齐风坊,7#8#地块建设鲁韵坊,目前齐风坊、鲁韵坊正加紧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齐风鲁韵坊·悦榕酒店区域效果图

根据起步区官方发布的博览园项目效果图及设计理念,齐风坊打造与电视塔相呼应的舒展地景建筑,整体建筑体量为中尺度单元,既能与场地融合,也能体现其标志性。园区彰显绿色低碳的展会精神,提前融入悦榕酒店“向善而为”的品牌内涵。


齐风鲁韵坊效果图

鲁韵坊采用上“台”、中“房”、下“园”的设计方式,首层架空营造连接湖景、林景的开放园林,形成“三庭四院、一廊一园”的空间布局;中层客房架空,屋顶设置景观花园,为游客提供眺望园区及城市景色的独特场所。同时延续酒店建筑设计理念,将餐厅屋顶与酒店屋顶相连形成整体,采用底层开放园林、中层架空餐饮空间、顶层景观平台的设计方式。屋顶设置“鹊亭”和“华亭”营造鹊华秋色图景象。

博览园项目A2地块为在建的泉韵水坊,位于博览园西部,靠近在建的鹊华西路,其东侧为规划的电视塔项目,南侧为规划花园住宅。记者在现场见到,建筑屋脊高低错落,有序而不失活力,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


泉韵水坊效果图

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项目中建八局(二标段)项目总工薛炳祥介绍,项目以三维水街为设计理念,实现从小镇水街到自然园博园,自然而“模糊”地 过渡,打造自然文化水系有机结合的特殊风格的泉韵水街;通过中心广场、全景观小镇、水边林荫道等有机组织设计,打造集艺术、创意、娱乐、体育、配套商业于一体的年轻人活力时尚潮流街区。

泉韵水坊东南方向为在建的泉城名士坊,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32亩,建筑多为仿古建筑,形态从泰山连绵起伏的山势吸取灵感,形成连续的坡屋面,兼顾了现代建筑形式与传统庭院的融合。该项目主要功能包含演艺中心、餐饮接待、游客中心、办公及后勤配套等。目前,项目地下结构施工已完成约30%。


泉城名士坊效果图

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鹊山生态文化区是示范区“一心四片”中的“心”,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分期打造省博园、世博园、市民园、艺术园、农博园和花博园六大功能园区,建设绿荫密集、连续贯通的城市绿道,逐步建成覆盖全域、城绿融合的城市公园体系,打造现代城市公园典范。

而作为鹊山生态文化区的一期项目,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是起步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田园城市,打造“无界园博”“永续园博”的重要载体,也是济南保护传承弘扬济水—黄河文化的重要体现。


电视塔、博物馆、科技馆等地标性建筑也在同步推进实施。图为效果图。

项目一期明年建成后,不仅将成为起步区首座大型城市公园,为周边开发地块提供优质生态配套,还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观光游憩、文化娱乐和商务休闲体验,助力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成为济南黄河北岸新城的生态文化新地标。

(大众新闻记者 胡沥中 王雅雯 刘飞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