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据报道,刚果(金)M23叛军进入战略要地布卡武市中心,刚果金的矿产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
(叛军 来源:ALJAZEERA)
卢旺达支持的M23叛军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迅速推进,并进入该国东部第二大城市布卡武。
去年12月,刚果民主共和国(DRC)政府的律师团队向苹果公司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子公司提起刑事诉讼,指控其供应链中存在使用非法开采的“血矿物”的行为。
这些律师指责苹果公司采购了通过非法渠道从刚果金走私到邻国卢旺达的矿物,这些矿产在卢旺达被“洗白”后,进入全球供应链。
一、带血的苹果供应链
“带血矿物”一词基本上是指来自饱受冲突、暴力和侵犯人权行为困扰的地区(例如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矿产。
就刚果民主共和国而言,钴和铜等矿物是可充电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必不可少的,通常是在涉及强行驱逐、性侵犯、纵火和暴力的条件下开采的。
该国是世界主要的锡、钽、钨、钴钴矿、铜和黄金的出口国。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锡用于焊接金属部件,而钽则用于电容器来存储电能。
全球对“电池矿物”,特别是铜和钴的需求,预计在未来十年将大幅增加。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30年,现有矿山和在建项目预计只能满足80%的铜需求。这意味着铜的需求将显著增长。
刚果(金)拥有丰富的铜和钴等矿产资源,根据刚果(金)中央银行于2024年10月发布的数据,得益于矿业发展的拉动,刚果(金)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5.3%。
钨为手机的振动机制提供动力,而黄金则用于电路板连接器。然而,刚果金丰富的矿产资源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
30 多年来,刚果的原材料一直伴随着武装冲突和政治动荡,这催生了“冲突矿产”这一术语,指的是源自战乱地区、影响贸易的原材料。以下是如何通过打击海外避税天堂来帮助 DRC 解决贫困问题的分析。
(刚果金矿工 来源:美联社)
2024年12月,刚果民主共和国(DRC)政府的律师团队向苹果公司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子公司提起刑事诉讼,指控其供应链中存在使用非法开采的“血矿物”的行为。
这些律师指责苹果公司采购了通过非法渠道从刚果金走私到邻国卢旺达的矿物,这些矿产在卢旺达被“洗白”后,进入全球供应链。
针对媒体的询问,苹果公司回应称,其最新年度《冲突矿产报告》详细披露了供应链情况,并表示多年来一直对供应商进行审计并公开报告结果。
报告指出:“基于我们的尽职调查……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合理依据可以证明我们供应链中的冶炼厂或精炼厂直接或间接资助或受益于刚果金或邻国的武装团体。”
然而,刚果金政府聘请的国际律师事务所Amsterdam & Partners质疑苹果的结论,称其缺乏可验证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说法。
刚果金的大湖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自1990年代的地区战争以来,该地区长期陷入冲突。2021年底,叛军组织“3月23日运动”(M23)重新占领了大面积领土,使该地区紧张局势再次加剧。DRC政府、联合国及西方国家指责卢旺达支持M23及其他叛军,意在控制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卢旺达政府对此予以否认。
Amsterdam & Partner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全球对此视而不见:卢旺达的3T关键矿产(锡、钽、钨)产量几乎为零,但大型科技公司却宣称他们的矿产来自卢旺达。”该律师事务所在其正式法律函件中称,苹果公司使用的矿物来自发生性暴力、武装袭击和腐败泛滥的地区。DRC律师指责苹果公司称:“Mac电脑、iPhone和其他苹果产品沾满了刚果人民的鲜血。”
事实上早在2019年,就有14名刚果金儿童和父母指控苹果、Alphabet、微软、戴尔和特斯拉五家公司对其钴的供应链监管不严——刚果金的钴矿开采存在强迫儿童在危险条件下工作致死致残的情况。
二、中国投资被污名化
自1973年建交以来,中刚两国在经贸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202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43.9亿美元,其中中国向刚果(金)出口27.57亿美元,主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钢材、汽车和鞋类等;刚果(金)向中国出口116.35亿美元,主要为未锻轧铜材、原木、铜矿砂及其精矿和天然乳胶等。
2024年,中国从刚果(金)进口的精炼铜量达到148万吨,同比增长71%,使刚果(金)成为中国最大的精炼铜供应国,占中国精炼铜进口总量的36.7%。与此同时,中国的精炼铜进口总量同比增长8.6%,达到404万吨,仅次于2020年的历史最高纪录。该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企业在刚果(金)的大规模投资和运营,如中国五矿资源集团(CMOC)在当地的铜矿项目。
(中国在非洲投资 来源:纽约时报)
中国企业在刚果(金)的矿业投资主要集中在铜和钴的开采领域。洛阳钼业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2016年,洛阳钼业以26.5亿美元收购了位于刚果(金)的腾克丰古鲁梅(Tenke Fungurume)铜钴矿80%的股份。该矿区是全球最大的铜钴矿之一,对全球绿色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国五矿集团也在刚果(金)积极拓展业务。2011年,五矿资源有限公司以13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企业Anvil Mining Ltd.,从而获得了刚果(金)Kinsevere铜矿的控制权。该矿山升级后,预计年产铜约6万吨。
在锌矿领域,2024年11月,刚果(金)重新启动了位于上加丹加省基普希(Kipushi)的KICO锌生产厂,由刚果(金)国家矿业总公司与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合作开发。这一项目的锌品位高达30%以上,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
尽管中刚两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2021年,刚果(金)政府开始审查与中国投资者达成的60亿美元“以基建换矿产”协议,声称这些是旨在确保这些合同公平并有效惠及刚果(金),但这些审核背后是否有美国影子值得商榷,尤其美国希望重掌国际矿产供应链背景下。
2024年11月,刚果(金)国有矿业公司Gecamines出价100万美元,试图阻止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收购负债累累的钴矿商Chemaf的铜钴资产,这反映了围绕关键矿产资源控制权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此外,钴资源对电动汽车电池和军事设备等技术至关重要,而中国企业控制着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钴供应,导致美国等国的关注上升。
三、拜登声称美国投资模式不同于中国
美国总统乔·拜登近日展开任内首次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访问,首站选择安哥拉,重点推动“洛比托走廊”铁路项目。该项目不仅展现美国在非洲基础设施投资的承诺,也被视为华盛顿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并伴随对中国投资模式的负面描述。
拜登成为首位访问安哥拉的美国总统,此举标志着两国关系的重大改善。安哥拉总统乔昂·洛伦索(João Lourenço)近年来积极推动与美国的合作,逐步摆脱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传统依赖。
“洛比托走廊”是一条长达1344公里的铁路,将连接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锂和铜矿区,赞比亚的铜矿带,以及安哥拉的大西洋港口洛比托(Lobito)。该项目旨在提升非洲重要矿产的运输效率,促进非洲国家与欧美市场的贸易往来。它将把钴和铜等关键矿物从非洲大陆的内陆深处运输到海岸。走廊完工之后,现在需要40多天的公路旅程将在40小时内穿越非洲大陆。
洛比托走廊投资促进机构(Lobito Corridor Investment Promotion Authority, IPA)表示,美国的投资提供了“首个来自华盛顿的‘一带一路’替代方案”,目标是建立更多连通非洲与全球市场的贸易走廊,同时强调中国的“债务陷阱”问题,以削弱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拜登政府承诺投入40亿美元用于该项目,并计划额外投资6亿美元升级铁路设施。美国国务院官员海莱娜·马特扎(Helaina Matza)表示,该项目将作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PGI)的一部分,与七国集团(G7)合作,力求到2027年全球投资达6000亿美元。
(拜登与刚果金,赞比亚,安哥拉总统会晤 来源:BBC)
近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广泛投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哥拉曾接受中国约20亿美元的贷款,用“石油换铁路”的方式重建本格拉铁路(Benguela Railway)。然而,洛伦索政府认为该协议“对安哥拉不利”,并逐步转向西方资本。
拜登在访问期间强调,美国的投资模式不同于中国。“我们希望非洲国家能够自主发展,而不是陷入不可持续的债务之中。”他表示。同时,美国官员频繁提及中国在非洲的项目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并利用环境和社会责任问题批评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
拜登的访问恰逢其任期接近尾声,未来美国对该项目的支持仍存不确定性。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洛比托走廊”符合美国在非洲的地缘经济战略,但特朗普政府是否会继续推进仍是未知数。
查塔姆研究所的艾历克斯·维恩斯表示:“特朗普可能不会轻易终止该项目,因为它本质上是与中国竞争的一部分。”但他也补充道,特朗普政府强调“美国优先”,可能不会优先考虑这一长远投资。
编辑: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