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案件真实画像,仅用于事实呈现

“彻底瞒不下去了!”

2025年2月初,一条震惊国际社会的消息在各大媒体平台疯传——

非洲小国卢旺达仅用48小时,就在军事行动中击败了领土面积是自己十倍的刚果金。

更令人咋舌的是,在这场战役中,刚果金政府军和雇佣军伤亡超过三千人,而卢旺达军队却几乎毫发无损。

“这不科学啊!”各国军事专家纷纷发出惊叹。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现场视频、照片流出,人们发现了一个更不可思议的现象——

卢旺达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带着浓浓的东方韵味。



01

视频里,卢旺达士兵们双手背后,笔挺站立,目光坚定中带着温和的笑意。

这站姿,怎么看怎么眼熟。

再看他们的军事训练,格斗动作干净利落,身手矫健,活脱脱就是经过改良的军体拳。

“同志们好!”“首长好!”

军营里,军官们的动员讲话方式似曾相识。

战友间互相整理军容、拉歌助兴的场景,更是让人恍若隔世。

但最让军事观察家们惊叹的,是卢旺达军队在实战中展现出的战术素养。

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他们采用了大规模纵深穿插的战术,避实就虚,直捣刚果金指挥中枢。

这种战术讲究军队能随时分散又快速集结,需要极高的组织度和纪律性,向来都是东方某大国的看家本领。

“世界上90%以上的军队都玩不转这招,”一位退役少将评论道,“就算懂得其中门道,也不敢贸然使用。

部队一旦分散,很可能就成了无头苍蝇。

但卢旺达人不仅用了,还用得相当漂亮。”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卢旺达军队进城后的表现。

要知道在很多人印象中,非洲军队进城往往意味着抢掠、混乱。

然而卢旺达军人却展现出惊人的纪律性——

他们发布“约法三章”,严禁扰民;

他们主动清理街道垃圾;

当地百姓感动得送来老母鸡表示感谢,士兵们却坚决推辞,最后实在推脱不过,才双手抱拳表达谢意。

这一幕让中国网友想起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典故。

而更多细节的曝光,则让这种既视感愈发强烈。

02

有旅非博主在2024年底发布的街拍视频里,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街头景象,简直颠覆了人们对非洲的刻板印象...

博主的镜头从基加利街头扫过,一幕幕景象让人目瞪口呆:

宽阔整洁的街心公园里,老人们围着棋盘沉思对弈,孩子们在健身器材上蹦跳嬉戏。

公园的垃圾桶一丝不苟地分类摆放,甚至连草坪的修剪方式都透着几分熟悉的味道。

要不是偶尔走过的行人肤色略深,这哪里像是非洲,分明就是某个中等城市的休闲广场。

街道两旁,摩托车骑手们整齐地戴着安全头盔,双脚蹬地等待红灯。

绿灯亮起,队伍有序前行,想要变道还不忘打转向灯。

这样的交通秩序,在非洲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要知道在开罗、内罗毕这样的非洲大城市,摩托车载四五个人、逆行加塞都是家常便饭。

“看到这个路口和红绿灯,我还以为到了深圳的龙岗。”有网友在评论区感叹。

路面铺设的地砖花纹确实和国内某些城市神似,这种相似度已经超出了巧合的范畴。

走进当地的社区,更多令人惊讶的细节扑面而来。

小区里随处可见的便民服务点,街边整齐划一的电动车充电桩,甚至是楼下小店里的移动支付二维码,都在默默诉说着一个事实:

这里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数字化革命。

“现在基加利的生活太方便了,”在这里开中餐馆的王师傅感慨道,“比我五年前刚来时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以前收钱找钱都怕算错,现在手机一扫就完事。

政府办事也都有APP,比有些发达国家还好用。”

03

这种便利不只是表象。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3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卢旺达的营商便利度排名已经超过了不少欧洲国家。

外国投资者在这里注册公司,最快24小时就能办完所有手续。

更让人意外的是当地的情况。

夜幕降临,基加利的街头依然灯火通明,小贩、夜跑的年轻人、遛狗的居民在街边悠然自得。

这在非洲可不多见,要知道就连南非约翰内斯堡这样的大都市,晚上都不建议单独外出。

“你们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在卢旺达生活了十年的华人商会会长笑着说,“其实这一切的变化都不是偶然。

要理解今天的卢旺达,得先了解他们的‘中国缘’。”

说起卢旺达为什么会走上这条发展道路,还要从30年前说起。

那时的卢旺达,可是让整个世界都谈之色变的代名词...

1994年,这个弹丸小国爆发了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短短100天就有超过80万人惨死,当时的新闻画面惨不忍睹。

国际媒体把卢旺达形容成“非洲的地狱”,各国使馆纷纷撤离,投资者闻风丧胆。

要是那会儿你跟别人说卢旺达将来能成为“非洲小瑞士”,估计会被当成神经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