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汉献帝来说,自己的一生就是一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剧,虽然他的哥哥汉少帝刘辩死得凄惨,但至少能干脆利落地结束痛苦。
然而他就不一样了,他从坐上皇位开始就辗转被各路权臣诸侯控制,根本连求死的自由都没有,可想而知他对董卓和曹操这些人有多憎恨。
但即便如此,这两个最有名的汉末权臣也不是汉献帝最恨的人,他最恨的其实是一个虽然在史书中有不少记载,但却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人,这个人就是李傕。
一、董卓助登基
身为汉灵帝庶出的儿子,按道理来说汉献帝刘协在皇位继承上的正统性是远远比不上身为嫡长子的哥哥刘辩的。
然而东汉末年就连皇权基本上都已经不在皇帝手上了,那皇位上坐着的傀儡只要姓刘就可以了,谁当皇帝其实并不重要,更别说什么嫡庶之分了。
因此刘协其实也是有支持者想要让他当皇帝的,首先就是亲自将刘协抚养长大的董太后,其次就是被汉灵帝托孤的宦官蹇硕。
其实刘协一度差点就能直接登基了,汉灵帝对刘协的喜欢超过了嫡长子,可惜由于刘辩是大将军何进的外甥,因此还是更有优势。
汉灵帝驾崩之前将刘协托付给了宦官蹇硕,蹇硕也是有野心的,在汉灵帝驾崩之后就想将刘协立为新帝,那样他的身份不就与众不同了?
但是他还是没法和大将军何进抗衡,所以最终刘协还是错失了皇位,只不过蹇硕没这么容易放弃,之后干脆就想直接杀了何进,可惜不仅没成功还被反杀了。
随后何进大权独揽,又将养大刘协的董太后逼死,于是刘协这下就相当于彻底失势了,无人支持的他几乎失去了登上了皇位的可能。
但这是东汉末年,在这么混乱的局势之中转机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虽然蹇硕诛杀何进失败了,但是其他宦官却成功了!
可惜何进虽然死了但他的党羽却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开始追击这些宦官,逼得他们不得不逃出皇宫,甚至还带上了年幼的刘辩和刘协当挡箭牌。
毫无疑问,最后这群宦官还是输了,而刘辩刘协兄弟俩也没遇到什么危险,并且在他们回宫的路上还遇上了率兵而来的董卓。
这时候俩孩子经过了一波三折之后都被吓坏了,看到来救他们的人热泪盈眶还来不及,哪知道董卓其实也心怀不轨?于是董卓问什么他俩就说什么。
但是兄弟俩的表现却不一样,刘辩吓得话都说不全,而刘协虽然惊恐脑子却很清楚,给董卓把发生了什么讲得清清楚楚,让董卓不禁对他高看一眼。
董卓怀着接替何进成为下一个掌控朝野之权臣的野心,他自然要权衡一下今后自己“支持”的皇帝是啥样,虽说这傀儡最好别太聪明,但像刘辩这样经不住吓也不行啊。
于是董卓最终还是看中了刘协,毕竟他和董太后也算是同族人,更容易得到刘协的信任和依赖,于是他在彻底掌权之后就废黜了刘辩,将刘协扶上了皇位。
所以说虽然董卓残暴不仁还贪婪狂妄,但他却是实实在在帮助刘协坐上皇位的人,并且对刘协本身还没做过什么不利的事,对皇家也算是比较给面子。
因此即使天下人都对董卓恨之入骨,但刘协对董卓的厌恶是没那么严重的,毕竟他当时也就10岁左右,能懂多少家国大义和政治局势?董卓帮他上位还让他活下去了才是最重要的。
二、李榷辱皇权
然而由于董卓实在是太残暴了,他当政了没几年就受到了天下人的反对,最后被自己认的义子吕布给杀了,于是刘协的命运就又开始风雨飘摇了。
但这次危难就和皇位没什么关系了,毕竟刘辩已经被董卓杀了,皇室也没什么其他能跟刘协争皇位的人,只要刘协健健康康活一天,他就能一直当下去皇帝。
然而对于刘协来说,这还不如有人想要夺走他的皇位呢,因为董卓会给他面子让他好吃好喝,但是接替了董卓的恶魔李傕可不会。
这李傕其实就是董卓的旧部下,他可是亲眼看着董卓是如何在朝廷里挺行霸道、作威作福的,因此董卓死后他虽然急着跑路,但内心深处也是有些渴望的。
当时还尚且没啥名气的“毒士”贾诩正好就在李傕军中,他看出李傕在这个群龙无首的混乱关头虽然挺危险,但是机会也很大。
正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要是李傕能在这时候放弃逃亡,纠集起来董卓的残部反攻长安,成功几率其实是很大的,并且一旦成功他就能当下一个董卓。
就算不成的话也不亏,到时候在长安周围劫掠一番,带着战利品再逃亡回乡,那也比空着手落魄而归好太多了。
不得不说,贾诩的建议对李傕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于是他想了想之后决定照着贾诩说的这么做,当即就拉上了郭汜等人,带着几千军队开始反攻长安。
当时局势混乱,李傕虽然最开始只有几千兵力,但在路上收编其他残军,最后竟然增加到了十几万!并在围攻长安八天之后获得了胜利。
因此李傕从迈进长安的那一刻起,就相当于他已经成为了这个朝廷的下一个掌控者了,他当即就下令杀了之前谋划诛杀董卓的王允等一众人。
这对于刘协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因为王允是坚定的保皇派,董卓死后他是在王允的保护和拥戴之下度过了最战战兢兢的那段时间的。
而李傕却像一场噩梦一样去而复返,甚至比之前更加恐怖了,这哪能让刘协不惊恐呢?更何况他当政之后甚至连演都不想演,对他这个皇帝是一点都不客气。
有一次刘协只是想要发不批给宫人做衣服,李傕都不允许,说宫人的穿戴甚至都已经超过臣僚了,这不合规矩。
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都没法满足,可见汉献帝在李傕手下活得得有多憋屈,但其实这还不是最让刘协憎恨李傕的,最让他恨的是李傕三番两次拿自己当挡箭牌去逃命。
之前受董卓控制的时候,刘协就算再不自由,他的人身安全至少是没有受到威胁的,而在李傕手里,他就像个物件一样被扯来扯去,一个皇帝竟然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所以汉献帝对李傕的恨意绝对是远超董卓的,这段时间着实是让他面子里子都没了,是他最绝望的一段时间。
三、曹操保皇位
好在后来李傕在诸侯围攻之中还是难逃一死,刘协也能稍微安定下来了,这就让他即使随后就又开始面对曹操的掌权,相对来说也能心平气和了。
诚然,曹操是这三个权臣之中对刘协的操控和监视最深入的,让刘协很难不觉得愤怒并反抗,但他其实也知道自己在曹操面前的反抗都是没意义的。
并且由于曹操掌权时期,政局其实是逐渐稳定下来的,毕竟之前是群雄割据,但逐渐变成了孙刘曹三路军阀的纷争,而曹操又是其中最强的一个。
因此刘协作为处于曹操大本营的最大吉祥物,他的安危其实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受到威胁的,甚至还能过上比之前更体面更精致的生活。
所以刘协对曹操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曹操过大的控制欲上,他甚至感到了江山不保的危机感,但要说人身威胁的恐惧感那是没有的。
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他落到了曹操手上,而曹操又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他知道天下人都看着呢,绝对不会让自己落个弑君的骂名。
结语
由此可见,汉献帝在董卓和曹操手里过得其实都挺滋润的,最艰难的是事关家国大义的大局,而不像在李傕手里的时候一样连小命都危险,这就让汉献帝对董卓和曹操其实没有对李傕那么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