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

一个刚出生时只有 860 克

小到能放在成年人手掌上的宝宝

在闯过重重难关后

体重增长到了 2300 克

各项指标良好

即将出院回家

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最近

六安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里

这场扣人心弦的生命奇迹

真实上演!



时间回到 2024 年12月13日,这个小天使太着急和世界见面,胎龄仅 28 周 + 3 就匆匆降临。她出生时体重轻得让人揪心,小小的身体蜷缩起来,也就成年人手掌那么大,皮肤薄得像纸一样,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每一次呼吸都微弱得仿佛下一秒就会消失 ,真的是在和命运艰难 “掰手腕”。


宝宝出生后 10 分钟,在 NICU 住院总李俊豪医生的细心呵护下,被紧急转入病房。呼吸微弱、心率缓慢,出生时评分为4分(健康的宝宝评分是8-10分),病区主任张传龙立马带领团队制定治疗方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张主任说:“医学界公认,孕期 28 周是早产儿成功存活的最低限。” 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团队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小生命,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全力抢救。

2018年,病区成功救治了一名895克的早产儿;2019年,救治一名810克患儿;2020年,救治一名760克女婴;今年收治的这个宝宝860克。每一次成功救治,都是团队的高光时刻,更是生命奇迹的有力见证!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功能暖箱成了宝宝的 “生命小窝”。床位医师狄阳回忆说:“这个体重仅860克的宝宝情况特别危急,呼吸功能很差,这是早产儿要过的第一关。” 宝宝自主呼吸太弱了,医护人员赶紧用上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紧紧盯着她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那小小的身体上,插满了各种仪器管线,机器的每一声滴答声,都像敲在医护人员的心上。

除了呼吸问题,感染也是个大挑战。早产儿免疫系统没发育好,很容易被病菌盯上。为了防止感染,NICU 的护士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天多次认真给宝宝清洁身体、换尿布,进行袋鼠式护理,一点小细节都不放过。张传龙主任强调:“胎儿各项机能都没发育完全,抵抗力几乎为零,洗手不彻底、气道不通畅,都可能要了宝宝的命。”所以他们制定了超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就是为了减少交叉感染,医护人员的每一项操作都做到无菌化。



在营养供给上,医护人员也是操碎了心。宝宝肠胃功能太脆弱,普通喂养根本不行。狄阳医生说:“我们只能通过鼻饲管,一点点、小心翼翼地给她输送营养,奶液的量、温度、流速都得精确控制。”从最开始的微量喂养,到现在能吃40毫升奶,宝宝体重也慢慢增长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守护,宝宝情况越来越好。“呼吸关”“感染关”“营养关” 都顺利闯过,各项生命体征越来越稳。2 月 19 日,医生给宝宝做了全面检查,颅脑 B 超、耳声反射、心脏彩超、视网膜病筛查,宝宝营养发育良好,对外界刺激反应也很灵敏。现在,她体重已经长到 2300 克,小脸蛋圆嘟嘟的,四肢也有力地挥舞着,和刚入院时完全不一样了。



看着宝宝要出院了,狄阳医生感慨地说:“这一路,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也收获了好多感动。能参与救治这个小生命,是我们的荣幸,更是责任。” 对宝宝父母来说,这两个多月的等待和煎熬,终于迎来了最好的结果。

在这场生命的接力赛中,六安市人民医院的医护团队凭借着精湛的医术、无微不至的关怀,成功地将这个脆弱的小生命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这不仅是 “巴掌宝宝” 的逆袭奇迹,更是六安市人民医院高超医技能力和医者仁心的生动体现,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的理念,为每一个新生的希望保驾护航!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皮正莉 高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