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2天的宝宝体重仅有4斤多,呼吸困难、腹胀越来越严重……究竟是什么情况?跨越了数百公里,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学科诊疗团队开展紧急救治,目前宝宝已顺利出院。
毛毛(化名)是一名35周早产的宝宝,近日医生发现其连续2天呼吸困难,而且腹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似一般的新生儿腹胀,在完善检查后,发现其消化道穿孔。
“喂,您好,我们这有个35周早产儿,出生后呼吸困难2天,腹胀症状加重,这边初步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情况紧急,现急需转至贵院进行救治。”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到转院电话后,立即通知由小儿外科吴学东教授、儿科杨志云主任医师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危重新生儿抢救小组”做好接诊准备。
经历四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时,毛毛气息微弱,口吐泡沫,艰难地呼吸着,仅有成人拳头大小的腹部却胀得几乎透亮,让人看得直揪心!
医护人员立即将毛毛送至新生儿监护病区接受生命支持,暖箱、吸氧、生命通道、胃管……救护措施有条不紊,随着胃管内溢出少量深咖啡样液体和腹部X线显示腹腔大量积气,“消化道穿孔,需要立即手术!”随即,毛毛就被送入了手术间。
“嘀!嘀!嘀!”在手术室里,生命监护仪数字每跳一下,都牵动着在场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心,尽管如此,救治团队仍然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救治,大家都与刚出生的毛毛一起努力点亮生命的光。
所幸,坚强的毛毛闯过了“胃破裂修补术”的手术关。可这只是毛毛此次治疗中闯的第一关,在后面的几天,又先后闯过了呼吸支持关、感染关、喂养关和脱氧关,最后从暖箱顺利出关。
据杨志云主任医师介绍,该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成立以来,收治了大量来自各地的危重新生儿,包括极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患危重外科疾病新生儿等,一直都在为危重新生儿闯关保驾护航,让患儿家庭重获温馨。
开屏新闻记者 杨维琦 史子昊 郭明鉴 马雯 通讯员 和雁 杨婧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