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中国真要把欧洲“卷”垮了吗?欧洲高福利模式开始难以维继,究竟是谁的错?
欧洲曾经利用高税收和快速工业经济增长所产生的附加值,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令人艳羡的高福利社会。虽然其初衷是资本主义国家为防止冷战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其普通民众产生影响,从而威胁其资本主义制度,不得不“劫富济贫”的一种手段。
但毕竟欧洲各发达国家的民众,也确实是享受了一把高福利带来的优越生活,可如今无论是养老还是免费医疗等高福利措施,在欧洲多国已经越来越搞不下了。
许多国家甚至通过举债的方式维持高福利社会,导致欧洲多国深陷债务泥潭。IMF数据显示,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国的中央债务水平居高不下。希腊等国公共支出曾远超欧盟3%赤字红线,甚至占GDP的20%以上,因而造成国家“破产”。
而即便不是举债而是通过高税收来维持,也没有啥好下场,法国对富人征收高达75%的财产税,不仅导致大量富人及其企业逃离法国,减少了企业相关税收。而且迫使企业将资金用于维持福利而非研发,进一步影响了法国乃至欧洲的创新动力。
而这恰恰就是最为致命的,因为高税收的前提是欧洲能够在各个产业领域实现高附加值,当然这对于早已完成产业升级的西欧主要国家来说,当然就是指新能源、医疗科技、汽车和航空制造产业等方面。
以往欧洲能够通过技术壁垒获取超额利润和税收,来进一步支撑高福利,但如今中国在光伏发电、5G通信、高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突破,甚至领先地位已经极大削弱了欧洲的原有产业技术优势。例如中国新能源产业已占据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直接冲击欧洲市场。
同时由于中国庞大工业体系在经历不断产业升级之后,有内生动力的影响,即便是法德等国具有垄断优势的航空和机械制造业,以及医疗科技等方面也正在不断被中国赶超,接受被卷的命运。
比如中国电动汽车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迭代快速占领市场。例如德国大众因竞争压力,计划裁员3.5万人,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同样面临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冲击。所以欧洲开始对中国新能源车展开了制裁和限制。
但中国产业崛起是全球化背景下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而非刻意“摧毁”欧洲。欧洲曾通过技术垄断和殖民历史积累财富,如今这种模式因新兴经济体崛起而玩不下去了,不能将责任直接推到中国头上。中国产业升级压缩了欧洲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税收随产值减少,从而引发高福利危机,只是其中的诱因之一,欧洲自身制度缺陷才是主因。
最初高福利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过度讨好的政策,不仅催生了“养懒汉”现象,同时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用工成本,导致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其政府几年一届选举产生的方式,导致在科技产业升级创新的发展上缺乏长期规划,甚至更多注意力专注于国际局势博弈,同时因此引发的难民问题和内部矛盾,才是一步步摧毁欧洲的真正元凶。
不能因为欧洲人想过好日子,中国就不发展了,自己实力不行还不思考改革,下场还会更惨。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中国日报网,人均GDP倒退近10年 “德国模式”或彻底终结?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679389440528733&wfr=spider&for=pc
观察者网,欧盟电动车销量不振,原因找到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502852793322412&wfr=spider&for=pc
国际在线,欧洲高福利制度亟须深层次改革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881358486715672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