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故事的开始,都有相似。
情怀,是最动人的叙事方式。不然,「辞职开民宿」也不会成为一种现象。
民宿故事的结局,常有「猝不及防」,或「适逢其会」。
初心,在现实里四处碰壁,饱受教育。于是有人纠结转型,有人交卷退场。
2025年,依然有人持续把生活和事业投入民宿,且乐在其中。如果过去的路已经荆棘遍地,无法复制,不妨听一听,囿舍的新民宿故事。
2019年,已在嘉兴安家的张蕾和钱学学决定回南浔老家。
彼时,他们的女儿多多3岁,在城市打拼的张蕾常想:长得差不多的城市,会是女儿最好的成长空间吗?
她想到自己的童年,是南浔古镇上宽广的河面,捣衣人两两三三,刷洗声叮叮当当,日升日落,四季如流水,自有旋律。
从事平面设计的俩人在百间楼选了四户相挨着的公房,打算开民宿。
疫情前的文旅,一派繁荣,民宿算得上一门好生意。这对小夫妻还把城里的房子卖了——「怕自己回到老本行的舒适区」。
与其说是创业,更像在一对归乡的游子,重新拾起了烟火日常。
「民宿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和开放的百间楼一样,是能被治愈的。」
张蕾给民宿起名囿舍:不囿于心,一舍半闲。
从设计到施工,夫妻俩亲力亲为。
百间楼的原住民们开始记得,有一个孩子,夏天就在工地上午睡。
邻居口中的孩子,是张蕾的女儿多多,也是囿舍人气最高的主理人。
每天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小朋友,学着用妈妈的手势,对朋友们说「请喝茶」,多多乐在其中。
这就是囿舍故事的开篇:一方庭院,一家人的生活。
六年之后,张蕾依然觉得,回乡开民宿这个决定没错。
南浔百间楼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修建的居屋,因一河两岸,有楼房百间左右,得此名。
相比南浔更为知名的名人故居,过去的百间楼以「烟火气」取胜——当地人在河边支一方小桌,夏天可以咪着小酒至夜深。
政府对百间楼的规划也兼具本地性和景观性,公房可以拿来商用,私房不强制搬迁。
囿舍所在位置,有两个标志性景观。
一处是「长发桥」,当地人习惯叫它「长板桥」。
「桥」在江南古镇并不罕见,但这座三孔桥梁的长发桥却是小有来头。
民国风格的混凝土结构步行桥,中孔桥墩采用框架式,两侧桥台及肩墙用条石叠砌并以水泥加固,两堍台阶为仿传统石梁桥做法,桥面为水泥浇筑。
「这些钢筋水泥还是购自当年的法国。」
另一处是桥堍的檐廊和黑板。
过去,黑板是百间楼的居民信息汇集处,如今张蕾拿来画黑板报。
檐廊遮风避雨,张蕾会在天气还不错的日子搬上些小桌椅,吃早餐,泡茶,看悠悠河水,或是对面的人家,真正的「人家尽枕河」。
眼前的这条河叫「頔塘」,是京杭大运河南浔段的名字,因两岸多长芦荻,又名「荻塘」。
南浔老人都还会说,南浔靠的就是水,水能缫丝,丝能生钱。
很长一段时间,囿舍就是围绕这条河,以及7间客房来展开,它们也组成了张蕾一家人的生活。
依着原来老房子的样式,客房「囿墨」也便有了一扇别致的窗,望出去正好是浓密的芭蕉树,或是骑楼长廊下散步的游人,正印了那句「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
但凡有客人入住这间,张蕾会多问一句「要不要把早餐给您端上来」,这样,便多了一个倚窗慢食的闲散上午。
囿舍是典型的夫妻店,对主人一家来说,客人就是登门来访的朋友。
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帮客人在户外准备好早餐,以便还原小时候的感觉——小凳子上吃白粥红腐乳咸鸭蛋,尽管在一旁摇着蒲扇的奶奶可能早已不在;
野火饭也做过,吃着吃着,天色暗下来,河边星星点灯。
女主人张蕾有自己的待客之道;客人来,办入住的时候,先饮三道茶。觉察着客人好奇,张蕾就开始讲三道茶的故事;
对方若是兴趣缺缺,张蕾就转而介绍古镇美食;
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听南浔掌故,张蕾就讲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男主人钱学学主管工程和后勤,技能在实践中不断叠加。
某次敲门,隔壁房间应声开门,这让他意识到:房间隔音有问题,立马在每一扇门框上重新补了隔音棉。
「雨水打在地面声响太大,赶紧在一楼屋外加了茅蓬。」
能打动人的,永远是人。
从各行业逆行而来的人们,构成了十年间民宿故事的温柔底色。这个原因,成就了很多民宿和品牌,也困住了很多人。
在百间楼经营了5年,携程评分4.9,很多评论都表达了对囿舍和一家人生活方式的喜爱和向往。
「有段时间,真的是一步都不敢离开民宿。偶尔想出去看看,学习一下,只能关房不营业。」
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成就了品牌和口碑,同时也被困在了原地。
张蕾还有更多困惑和思考:「民宿里,主人只有一个,管家、店长的成长空间在哪里?」
囿舍营业的第五年,一些新的解题思路正在实践。
去年,张蕾夫妇以古镇已有的囿舍民宿为核心,沿着頔塘向旁边做了延伸。
新增两间客房之余,最重要的是将动线进行了划分。
「从后院往里走,囿舍有了自己的独立餐厅,早餐便可以挪步至此,原先用来吃早餐的民宿公区则变成了纯粹的接待、休闲区域。」
沿河一字排开,有一家拥有独立门面的咖啡馆「囿空」,主理人是囿舍民宿的管家常常。
2025年新春,大年初三,囿舍开工第一天,张蕾和常常马不停蹄得做了一下午咖啡。
「接住了一部分景区游客的流量,有在楼上听雨的,有来吧台边小坐的,坐不下的就去了餐厅。」
而这,原本就是张蕾的设计思路。
囿空
「独立餐厅,在非用餐时间闲置着多可惜。」
5年的民宿生涯让张蕾的运营能力不断萌新,早在规划动线的时候,她就把餐厅和咖啡馆设计成内部相连,于是就有了「咖啡馆坐不下也没关系,人们可以顺势在餐厅小坐」的春节午后。
「很多空间,我们没有做死,就是想让空间更具灵活性。」
沿着餐厅檐廊,可以走到囿舍茶厅,就算下雨也不会被打湿。素朴典雅中带点日式侘寂,茶厅也有自己的主理人。
每个空间都由各自的主理人全权负责,这是张蕾应对「民宿管家晋升空间在哪里」的方法。
主理运营一个独立空间,让民宿里的打工人多一个发展方向和晋升空间,「这些小而美的商业空间、小店,反过来也能丰富囿舍。」
囿礼
沿河还有一间小铺子叫「囿礼」,是一个无人坐镇、自助扫码的文创小店。
套章、冰箱贴、书签、扇子等都是南浔特色,三古桥、三大名石,甚至南浔美食,每一件都很有意思,是游客驻足不前购买伴手礼的必去之处。
隔壁还有一个小铺子,「囿一集」,是小朋友们的手工天地。
囿一集
「囿一集」的「主理人」是张蕾的女儿,小学二年级的多多。周末时间,多多边玩边学,张蕾也默认女儿的「信口报价」:
「定价30元的手工,多多说10元,那就10元」孩子的话必须作数。
很多老粉都说,囿舍最难得的地方,是给了孩子一个自由开阔的童年。
在张蕾看来,这本就是囿舍的初心。
拿地、扩张、融资,过去十年,民宿品牌也在努力挤进文旅的主流赛道,拓店成为品牌价值的筹码之一。
囿舍很慢,从7间房到9间房,再到囿空咖啡馆、囿礼文创小店、囿一集手工作坊,张蕾夫妇用了6年。
这甚至都不是最初的目标,他们觉得,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叠加,基于自己的能力、兴趣,以及团队的发展。」
张蕾夫妇依旧是囿舍的主人和主理人,
「如今的主理团队更加壮大。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囿’系列出现,不急不慢,不囿于心。」
「主理人这个词一度有些泛滥,但我们始终相信,无论空间还是产品,人才是内核。」
南浔古镇
民宿:南浔古镇囿舍民宿
地址:湖州南浔区南浔古镇百间楼河东79号
图源:囿舍、蒋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