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之际,沪上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展现了沪上高校学子的良好品德与人文关怀。宣讲红色文化、传播革命故事、开展普法讲座、致力志愿服务……和小育一起来看——
上海交通大学实践团前往瑞金第一中学开展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共组成501支实践团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赓续红色血脉,筑梦交大征程”实践团奔赴瑞金,来到瑞金第一中学的校园开展讲座。宣讲团的同学们向瑞金学子们介绍了交大与瑞金的“不解之缘”:从交大校训的“饮水思源”与瑞金红井“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碑刻的联系,到瑞金杨荣显老人“八子参军”的感人故事与史霄雯、穆汉祥等交大人以身许国、英勇捐躯的事迹,还分享了在交大学习生活感悟和高中宝贵的学习经验及方法。讲座结束后宣讲团的同学们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互动,为他们答疑解惑、鼓励斗志。
上海外国语大学王钰钦在维也纳联合国主持新春招待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子们在异国他乡度过传统春节,品味别样的风情。在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于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办的新春招待会上,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王钰钦担任主持人,深度参与其中。现场的舞龙舞狮、民族器乐、漆扇对联、特色美食无不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她表示,看到春节活动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得到各国友人的新春祝福,非常自豪。
上海大学“青言·红蒙”宣讲团成员为高中生宣讲“沂蒙精神”
上海大学2500余名学子带着430余项实践项目在全国各个省份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宏嘉书院学子组建“青言·红蒙”宣讲团,重返高中母校,面向全国各地的学弟学妹开展“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宣讲,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宣讲团成员以细腻的小故事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沂蒙精神的历史由来、文化根脉和精神财富,让学弟学妹深刻感受到沂蒙这片热土上孕育出的不朽精神。《沂蒙山小调》是沂蒙地区的经典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沂蒙人民的淳朴情感和坚韧精神。宣讲团成员带领同学们吟唱《沂蒙山小调》,同学们在悠扬的歌声中感受沂蒙精神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子聆听阮顺祥老同志讲述革命故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退役军人大学生党支部开展了一堂行走的红色党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同学们寻访97岁的抗战老英雄、老党员阮顺祥,聆听学习了阮老英勇奋战的革命故事。寻访老党员是退役军人大学生党支部红色课堂的一个缩影。这个寒假,支部党员以爱国精神为引领,开展征兵宣传,参与志愿服务,尽己所能奉献家乡社会,彰显新时代大学生风采。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陈建名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当志愿者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陈建名来到中共四大纪念馆,担任志愿者,参与红色历史的传播工作。陈建名说:“准备讲解的过程,也是我与先辈们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为了能精准传达这段历史,我反复研读讲解资料,只为呈现最真实的中共四大。”
服务社区一线,用爱心温暖生活
同济大学调研团成员参与青年夜校活动
同济大学与虹口团区委携手,开展“虹口区青年夜校与青年需求”社会调研,共选派32名同济学子深入虹口区八个街道,对青年夜校开展情况和“两企三新”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展开社会调研。六天时间,团队共回收961份有效问卷,参与10次青年夜校活动,深度访谈了49名青年代表、夜校负责人和授课教师,记录下超过四万字的访谈内容,以期为2025年青年夜校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上海师范大学学子在爱心寒托班课堂讲述爱国故事
上海师范大学再次承接爱心寒托班“开班第一课”设计开发任务。马克思主义学生理论宣讲团积极备课,从讲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爱国故事到与国乒运动员马龙的对话连线再到分享“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的逐梦之路,巧妙地将对少年儿童“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要求与期望融入具体的学习交流和生活情境之中,引导小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自立自强的品格,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救’需要你”医疗科普实践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救’需要你”医疗科普实践团参加了浦东新区“‘救’需要你”科普行动,与医生讲师团、志愿者讲师团共同承担起健康知识传播的使命。活动现场,实践团同学们与医院的专家们一起用专业医学知识开展健康指导、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和志愿者们一起开展宣讲示教,普及急救常识。
上海政法学院“法润夕阳”团队为老年人开展普法讲座
上海政法学院“法润夕阳”团队前往松江多个社区,为老年人开展普法讲座。团队成员与社区紧密沟通,确定讲座场地与时间;深入社区调研,与老人促膝长谈;编写教案、制作PPT,力求课程精准实用;从法律责任切入,结合案例讲解法律要点开展讲座。团队成员在专业实践与沟通协作中迅速成长,更深刻体会到法律在保障老年权益、促进社区和谐中发挥的关键力量,坚定了服务社会的决心。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志愿者在延吉新村街道开展志愿服务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延吉新村街道,开展了一场以“剪纸传情·爱心托班”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心中。志愿者们从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开始,带领孩子们尝试制作窗花、剪“福”字,还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独立创作。活动中志愿者们穿插讲解了剪纸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孩子们在动手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协助小朋友们完成课堂动手任务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文创专业的学生们,作为志愿者小讲师和摄影摄像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少儿中医药启蒙的公益活动,为松江区多所小学的小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活动期间,上农学子耐心陪伴小朋友们完成学习任务,从中医针灸体验到中草药称量、碾碎,再到八段锦练习,志愿者们用热情和耐心帮助小朋友们了解中医药文化,并通过摄影摄像记录下活动的精彩瞬间,助力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上海杉达学院学子积极参与爱心寒托班志愿服务
上海杉达学院积极动员青年学生参与到爱心寒托班志愿服务,用爱心和智慧陪伴孩子们成长,度过安全幸福的寒假。他们耐心辅导小朋友们学习,协助班主任老师维持课堂秩序。课堂之外,志愿者们还陪伴孩子们进行趣味游戏、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引导孩子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寓教于乐。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马宇佳和志愿者小伙伴们一起,与老人围坐共度温暖时光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的马宇佳同学报名前往家乡所在区的养老院担任志愿者。来到养老院,马宇佳和志愿者小伙伴们围坐在老人们身旁,静静地聆听着老人们讲述着过往的岁月。她和志愿者们还拿起清洁工具,细心地擦拭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为老人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争做有为青年,用行动回馈社会
上海财经大学学子们在田间劳作
上海财经大学匡时书院组织2023级全体学生前往上实东滩低碳农业基地,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匡时力行,躬耕悦读”耕读活动。同学们通过除草、蔬菜收割与分拣、犁地以及种植蔬菜苗等任务与“泥土”亲密接触,在田间地头、在服务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中厚植知农爱农情怀,通过在农场的劳动实践,听取农业企业家、农技骨干、三农专家的教学分享,参访科技创新园区,深刻体会到当代青年在智慧农业这条赛道上大展作为。
上海体育大学王文龙同学在亚冬会担任兴奋剂检查官
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上,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王文龙入选为本次赛事的兴奋剂检查官,为亚冬会的公平公正保驾护航,展现了上海体育大学青年学子的风采。工作期间,他积极与赛事组委会、医疗团队及各国运动员沟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技术水准,确保了检测过程的严谨性和公正性,赢得了赛事组委会和参赛运动员的一致好评。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小甜橙”春运志愿服务队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小甜橙”春运志愿服务队协助上海南站圆满完成2025年春运志愿服务工作。此次志愿服务工作分三阶段展开,共计47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分别在上海南站进站口、售票区和客运值班室等多个岗位提供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1660小时。
上海电机学院的同学们参加CBA志愿服务活动
上海电机学院凯劳智能制造学院组织同学们到上海体育馆开展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每位同学都尽职尽责,全身心投入其中,他们用热情和付出为赛事增添光彩,将篮球运动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也助力赛事圆满举行。
上海公安学院学警在豫园灯会节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上海公安学院的学警们在春节期间全员上岗,全力以赴投入到安保工作中。在繁华街区、旅游景点,他们用责任和担当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防线。不仅如此,学警们还积极参与便民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帮助,指引道路、解答咨询,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积极参与各类警务活动,学习业务知识,提升实战能力。
素材由各高校提供
编辑:季昕 邓允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