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发布了该院首个病理大模型“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
据了解,为有效提升病理切片检查的效率和诊断准确率,瑞金医院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这款大模型是合作取得的最新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教授在发布会现场向全国发出邀请——瑞金医院愿意做医疗AI的“创新实验室”。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这款大模型的研发历时大约三年,除了华为之外,商汤、衡道也共同提供技术支撑,帮助瑞金医院完成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慧化的跨越。
宁光表示:“我们像活在玻璃瓶里的人,瓶外的铁锤随时可能落下。三年前讨论的未来技术,如今已成为基础工具。瑞金医院选择主动打碎瓶子,找到AI在临床应用中的刚需。”
他还称,技术浪潮已然到来。“我也曾学习安装豆包、摸索Kimi、尝试DeepSeek。这些过程让我逐步思考:当AI重构社会的速度远超想象时,医院正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他说道。
宁光透露,最新发布的瑞智病理大模型将助力病理科图像分析,未来,还将发布更震撼的多模态融合大模型。他同时强调:“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守住生命至上的底线,我们只用经得起验证的技术。”
伴随着这一轮由DeepSeek引领的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更多医院也都在加速拥抱新技术。一位上海大型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我们也在积极开发AI大模型,专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
另有一些医院已经开始接入DeepSeek。第一财经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了解到,华山医院目前已在不同平台分别部署测试DeepSeek 70B和满血版大模型。相关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通过各种不同模型和平台的尝试有助于追求最高的性价比。而一个更重要的前提是:供研究者在内网环境下放心、安全地使用大模型。
2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宣布,“小红”AI患者助理已于今年2月接入了DeepSeek-R1(671B)大模型。目前,“小红”AI患者助理DeepSeek-R1版正在试运行中,与原有的“小红”AI助理功能并行使用,用户登录医院公众号即可找到入口。相较于传统的AI问答,新版“小红”在回答内容中通过情感分析技术,感知患者的情绪状态,给予相应的情感回应和更清晰的解答。
2月13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也宣布,已于日前在医院内网搭建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环境,专攻医疗健康方向,用于提升医疗服务及医疗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市六医院金山分院所有医生工作站也都可使用DeepSeek,医务人员可通过AI实时获取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药物推荐等信息,提高诊断效率,减少误诊风险,辅助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精准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在疑难杂症的诊断过程中,DeepSeek模型的分析与建议,为医生提供重要辅助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