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道上,东西部协作这股强劲的东风,催生出一系列“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为镇雄县的群众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安居乐业的康庄大道。

来到镇雄,我深感这里的发展潜力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东西部协作的框架下,我积极投身到新建厂房、招商引资和扶贫车间的各项工作中,为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新建厂房,夯实产业根基

上海对镇雄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3年,上海市投入资金专项用于呢噜坪易地搬迁安置点纺织服装产业园的标准化厂房建设。新建厂房的落成,不仅提升了纺织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更为镇雄县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上海再次投入资金支持镇雄县中国西南五金城厂房建设。一座崭新的5层半厂房拔地而起,建筑面积达9400平方米,有力推动了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未来,上海还计划继续加大在五德镇大火地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拟新建一栋占地面积8亩、总建筑面积约9758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为产业发展再添一块重要基石。

沪滇两地深度携手共建产业园,助力粮油加工物流、服装纺织、五金高新产业园项目相继崛起。这些产业园如同一个个“强磁场”,持续吸纳周边劳动力,为镇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招商引资,引来源头活水

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镇雄县主动出击,精准招商。招商团队频繁奔赴长三角,推介资源优势、政策利好,成功吸引东部优质企业落地投产。

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更直接带动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以五金城援建厂房为例,云南博居门业有限公司的入驻为近百名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机器轰鸣声中,群众穿梭忙碌于车间,奏响了致富的乐章。据统计,这些企业的落地共带动729名劳动力就业,其中226名脱贫劳动力更是借此机会端稳了“饭碗”,实现了从贫困到自给自足的跨越。

务工车间,精准帮扶惠民

在东西部协作的推动下,镇雄县大地及呢噜坪易地搬迁安置点设立了多个帮扶车间。这些车间成为当地群众的暖心港湾,为脱贫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宝贵机会。车间里,从简单手工组装到技术含量稍高的加工工序,脱贫群众都认真研习、熟练操作。计件工资制度让他们的收入稳步增长,不仅解决了就业难题,还能兼顾家庭,实现了个人收入与家庭幸福的双重提升。

更重要的是,这些车间的建设重塑了群众的自信心与职业追求,使他们真正融入了产业发展的浪潮。背后的结对帮扶体系更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劲支撑。松江区全方位结对镇雄县,区县携手擘画发展蓝图;9个镇街精准对接乡镇,资源下沉发展民生;19家企业帮扶24个脱贫村,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学校结对提升职教水平,培养适配产业人才;医院结对让优质医疗资源下乡,守护群众健康。

在东西部协作的推动下,镇雄县新建厂房、招商引资与扶贫车间的综合施策共同编织了一张“家门口务工车间”的惠民网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难题,让他们无需远行他乡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机会;更优化了产业结构,激发了经济发展新动能。作为挂职副县长,我深感自豪与责任重大,将继续深入推动东西部协作,助力镇雄县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口述人:昭通市镇雄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张剑凯

整理人:付鑫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