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秦岭深处“巡山人”
陈龙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清晨7时,秦岭深处的雾气还未散去,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陇南工务段姚渡桥路工区的职工们已整装待发。
“安全绳两套、铁锹两把、喷漆两瓶……”班长张兵清点着作业需要的工具。工具、人员到位,大家登上工程车辆准时出发。
春运期间,兰渝铁路作为连接西北与西南的重要客货运输大通道,运输压力倍增,而守护它的重任,正落在这些深山守路人的肩上。
“日经三省”的守护者
当天的作业穿越秦巴山区,横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素有“日经三省”之称。秦巴山区地势险要复杂,山路蜿蜒曲折,一侧是山,一侧是江,行驶在秦巴山脉间的汽车,几乎没有走过直线。
来到这里的职工第一件事就是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从工区出发到作业地点,往返上百公里的车程,职工们早已习惯。
在驱车途中,刚入职半年多的新工孟博和工友们闲聊起来,“刚来的时候最害怕坐车,弯弯绕绕的山路几下就晕车,现在我也算是练出来了。”
“春运设备负荷大,桥梁、隧道、山体,每一处都不能漏!”张兵扯着嗓子叮嘱。当天作业分两组,他和工友们要对西秦岭隧道出口到姚渡站区间沿线桥隧设备进行细致检查,从桥梁支座到隧道衬砌,从排水系统到防护设施,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10时许,“天窗”命令下达,张兵和工友要在3个小时内完成对坪石板、杨家山两座隧道衬砌、拱顶等设备的检查,紧张的时间,容不得丝毫浪费。
刚踏入隧道,昏暗的光线瞬间将他们笼罩,检查人员按照分工,打开强光手电筒,灯光摇曳闪烁,隧道内,一行人沿着人行通道缓缓前行。
老职工冯雷半蹲着,负责下行一侧隧道衬砌裂纹检查。“裂纹宽度超过两毫米就得重点标记,后续得用载玻片监测变化。”冯雷向身旁的新工汪韩胜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和知识。
与此同时,张兵和另一名工友并排抬头查看隧道拱顶是否存在裂缝、掉块等隐患,排水及附属设施,确保隧道整体状态良好,防止因隧道衬砌掉块、翻浆冒泥等影响行车安全。
“我们要在汛期来临前,将管内11座隧道128.7公里桥梁设备全面检查一遍,得用眼睛看、用手摸、用仪器测,一点隐患都不能放过,做到心中有数。”冯雷边说边用检查锤敲击隧道壁,清脆的响声在幽深的隧道内回荡。
大伙儿打着手电逐米排查渗水裂痕,工具包里的记录本写满密密麻麻的数据。不知不觉,“天窗”作业时间已经临近,张兵和工友走出隧道,紧接着他们要对枫相院车站沿线山体及隧道周边环境检查一遍。
“大家注意安全,脚踩稳、手抓紧。”班长张兵扯着嗓子在半山腰上大声喊着。
“巡山人”的日常:以山为伴 守护安全
每年冬季,趁着草枯石露的有利时机,张兵就要带着职工对管内山体进行防洪隐患检查,重点对沿线山体、坡面隐患进行摸排,看是否有不稳定的石头、危树等情况,如果发生强降雨,护坡就有溜塌等风险,山上也会有石头落下来,这都对桥隧和线路形成潜在风险,会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巡山”是铁路桥隧工的日常工作,除了要有足够的耐力,还得有一定的体力,为了准确全面了解铁路隧道、桥梁顶部山体状态,就得步行查看。
秦岭山脉半山区植被长势茂密,要登上隧道口上方检查线路情况,就要在茂密的植被里穿梭,鞋和裤腿不时会被带刺的枯草缠住。将工区管辖的设备看一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婉转曲折的山路,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要走好久。
“别人跨省是出差旅游,我们跨省是‘家常便饭’,是看山上的石头。”桥隧工冯雷笑着展示手机里的计步器,一天下来,人均步行超15公里。
由于管辖线路横跨三省,他们常常在陕、甘、川三省之间穿行,听得懂三省不同的方言,以便和沿线村民沟通,这也是他们独特的工作日常。
“现在冬季还好一点,这边的草也少了,夏季的时候穿得薄,爬上来满身都是刺。”走在爬山检查队伍最前面,张兵边说边用镰刀开路。
大家穿梭在山林中,转身向下望去,一列动车从桥面呼啸而过,轰鸣声在山谷间激荡,仿佛是向这群“巡山人”致敬。
拍照、手持图纸比对,“地毯式”的排查,张兵生怕错过任何蛛丝马迹。“主动防护网拉一拉看一下状态,将破损、锚杆松动的及时统计。”张兵一边清理山坡排水渠的污垢,一边大声向前方检查防护网的冯雷说道。
山体每到一定高度,就有一层防护网兜接石块。若发现新的落石,职工们就用喷漆标识、编号纳入病害库,定期进行观察,确保山下的列车能够安全运行。
春节期间,沿线居民家中人数增多,小孩燃放烟花、轻飘物、焚烧垃圾等问题都是安全隐患,入户进行爱路护路宣传很重要。
“大娘,发现附近铁路有异常情况,危及行车安全,你及时给我们打这个电话,我们核实消息准确就有奖励……”张兵向沿线的村民介绍着。
00后孟博和汪韩胜是工区的新鲜血液。第一次参与春运,两人检查时格外认真:隧道拱顶、桥梁支座、山体锚杆……“师傅说,安全无小事,一个隐患可能就是一场事故。”孟博的笔记本上画满简图,记录着每处病害的位置。
上山、下河、入户等工作内容,只是他们一天工作的缩影,琐碎却至关重要。年复一年,他们与秦岭的四季为伴,变的是风雪雨晴,不变的是“一点隐患都不能放过”的信念。正如张兵所说:“我们的‘春运’虽在深山,但心与每一列火车同行。”
陇南工务段姚渡桥路工区现有19人,大家来自5个不同的省份,春运期间,大伙儿都没有休假,坚守在铁路线上,用汗水守护安全,以孤独换取畅通,在秦岭的崇山峻岭间,书写着铁路人最质朴的担当。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