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约1440字,阅读需要4分钟

“我喜欢到复元驿站来玩”

21岁的小罗(化名)

是一位智力障碍患者

加上家庭变故

她性格腼腆内向

然而自从来到复元驿站

每一堂课、每一个老师和同学

如同一束光

悄然照进了她黯淡的世界


位于天府新区正兴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的复元驿站

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


种植、手工、体能……

驿站课程丰富多彩

2月14日上午,是驿站的扭扭棒手工花制作课,待大家陆续到齐,家庭医生刘琴将桃红柳绿的手工材料一一分发到他们手中,便开始正式上课。

“花瓣要顺着螺纹旋转三圈,大家慢慢来,别着急。”刘琴的声音未落,就有灵巧的学员编出了花朵的雏形。


8岁的小真(化名)虽然是陪姐姐一起来的,但她学得有模有样;年龄稍大的学员,有的尽管双手微微颤抖,却依旧全神贯注……



“你看,这些精美的串珠、可爱的发卡,针织花朵都是学员们的手工作品,我们已经参加了两场市集,一共赚了1200余元。”刘琴介绍,“这笔公益金化作学员们手中的分红,春节的时候发放下去了,大家都特别开心。”


手工课散场后,大家还有一件更开心的工作——摘菜卖菜。“这些小葱是我们去年底种的,现在真是大丰收啊!”大家将小葱连根拔起再整理成捆,一边兴奋地讨论着一会儿去菜市场售卖。

泥土芬芳与絮语交织的庭院中,让人恍然惊觉,生命的答案从不唯一。


刘琴介绍,驿站的课程很丰富,不仅有农作物种植、艺术手工、人际交往训练、服药训练等,还会邀请患者作为志愿者参与健康主题宣传,做些物品整理、资料收集等工作。


小罗的蜕变

传递爱与温暖

为什么要来复元驿站?“上课”有什么作用?

面对这些疑问,刘琴拿出了一本“复元之光”手账,手账第一页便是小罗的绘画作品,明媚的配色和歪歪扭扭的字迹透露着欢喜。


小罗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曾经沉默寡言的她在复元驿站打开了心扉。她会热情地和每一个人打招呼,分享自己在驿站的点点滴滴。她最爱做的事就是拿起画笔绘画,画旁那句“我喜欢到复元驿站来玩”,简单却饱含深情。


刘琴感慨地说:“由于自身病情和家庭原因,小罗的生活少了应有的照料,写字也困难,我们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现在看到她的变化,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在采访现场,小真(化名)的妈妈也告诉记者:“自从来到复元驿站,女儿变得开朗了,还学会了很多东西,希望能够继续学到更多特长。”


家庭医生+患者管理

助力生命绽放光彩

驿站的诞生,源于一份深沉的爱与责任。它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基础上,增添社区康复服务,为患者提供家庭医生健康咨询、个性化健康指导、心理支持、技能训练等服务。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已吸纳50名患者,开展9场特色康复活动。


驿站的团队也十分专业且温暖,不仅有家庭医生、精防专员、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社区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等等,还吸纳了来自社区内的退休音乐老师、幼儿园手工老师等。无论学员们有怎样的困难,都能得到耐心的帮助和指导。


正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以精神病患者管理为关注点,以患者康复回归社会为落脚点,个性化、精细化实施康复及健康管理不仅是贯彻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有力举措,更是营造安全、平稳、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创新尝试,辖区内患者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及服药率明显增长,患者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复元驿站就像一颗爱心种子,在大家的呵护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未来,它会继续传递温暖,让生命在这里绽放出别样光彩。

记者:郑晓凤

摄影:郑晓凤

编辑:李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