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渭南两会的一项决策引发了广泛关注——实施 “课间 15分钟”微改革计划,在200所中小学校试点推行 。这一举措被列为2025年渭南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不仅是教育领域的创新,更是守护学生眼健康的“破题之笔”,也是学校——家庭——医院三方联动控制近视的强强联合。

一、近视的“幕后黑手”:户外活动时间不足

近视的成因复杂,除了电子产品的影响,无法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关键因素。因此,学龄儿童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对预防近视非常重要。从现实情况来看,现在中小学生满满当当的学习任务,想要凑够这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实在是难上加难。

二、学校“课间 15 分钟”:近视防控的 “及时雨”

渭南市推行的“课间15分钟” 微改革计划,就像一场及时雨。不要小看了这多出来的5分钟,能让孩子们有更充裕的时间走出教室,让眼睛充分接触户外光线。阳光能够刺激眼内组织的多巴胺分泌从而抑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发展。

即使只是在走廊上望望远处,也对近视防控有益。而且,这15分钟还能让孩子们有机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户外活动。建议学校利用操场、走廊等空间,组织适宜的低强度活动,让孩子“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三、15分钟碎片化的户外时间可以积累

除了学校,每个家庭才是近视防控的主战场。经常有家长会提到,我们每天的户外时间不够,抽不出完整的2个小时在户外玩耍。今天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家长,单次大于等于15分钟的户外时间可以进行累计。如果一天中有6个课间,那么就可以积累1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时间,这对于每天2个小时的要求来说,家长朋友们执行起来会轻松不少。

另外,家长朋友们还可以教孩子们正确的远眺方法——利用远眺来缓解睫状肌的紧绷状态——建议首先目光选择6米以外的标志物,然后是20米之外的标志物,最后望向无穷远,让眼睛彻底放松。

四、我院建立儿童科学近视防控体系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通知》,建议从新生儿期开始应定期接受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24月龄开始进行屈光筛查,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不足;幼儿园起开始建立儿童视力和眼屈光发育档案。

Ø新生儿期开始儿保和视力检查

对于新生儿期开始的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我院可以提供,具体包括眼外观检查、瞬目反射、红球试验、眼位检查等。通过早期的筛查,会更早发现儿童视觉发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个意义还是非常重要的。

Ø出生后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开始接受屈光筛查了

定期的屈光筛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婴幼儿眼球屈光状态,监测远视储备量,早期发现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远视储备量不足和弱视等危险因素。

Ø3岁开始建立儿童视力和屈光档案

从幼儿园时期,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等,根据年龄评估远视储备情况,建立儿童视力和眼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不良、有近视倾向和已近视的儿童,从而分档管理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应加强定期随访,进行重点防控。

渭南市教育“微改革”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拓宽了我们全社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难题的思路。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呼吁:学校、家庭、医院面对儿童近视防控难题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用好课间15分钟,让孩子们的眼睛有光、有希望!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目”浴阳光,拥抱清“视”界!

作者简介


崔燕辉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执行院长,九三学社社员。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眼激光学组委员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眼科专业组委员(组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

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眼肿瘤眼眶病分委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泪器病专委会委员

妇幼健康研究会科普专委会常务委员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