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1984年至1989年,在两山地区,我67军与越南军队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死较量。在那种密林山地的艰苦环境下,67军竟能从容应对并荣膺“歼敌数量最多”的桂冠。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支部队表现得如此能打,战斗力如此强悍?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防守反击,艰难中的闪光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越边境,在高山峻岭间到处弥漫着湿气和炮火。1984年的老山,第67军的战士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环境。

他们不仅要对抗敌军的炮火、枪林弹雨,还要与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作斗争。战争,似乎总是让人想到正面战场的血腥,但在老山的这片土地上,防御才是真正的“王道”。

在这片高山地区,第67军迎来了数次史诗级的战斗。尤其是在松毛岭地区的“7·12战斗”,敌军316师、313师的数个团,齐齐出动,准备在这片苍茫大地上一举攻占我军阵地。



那时的我军防线,几乎只有在钢铁般的坚守中才会显现出无可匹敌的优势。敌人,以为依靠其重炮火力,能够迅速摧毁我方阵地,但他们低估了67军的勇气与智慧。

战斗发生的那一刻,敌人的炮火打得密不透风,炮弹在空中交织,似乎连天空都被撕开了。但是,第67军的战士们,身处在层层炮火中,依旧如磐石般屹立不倒。

那时敌人不仅有优势的炮火支持,还有庞大的兵力,多个师级单位加入战斗,而我军面对的是仅有一个团的兵力,如何从这么多人手里保住阵地,成了最大的挑战。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敌人所预想的那样简单。此时,第67军的指挥官果断地决定采取“炮火封锁”战术。



通过精确的火力打击,迅速封锁了敌人的进攻线路。敌人的前锋部队,刚刚逼近我军阵地300米的距离,就被我方的火力密集覆盖,直接被打退。

随着炮弹轰鸣,敌人开始了急剧的撤退,而此时,我军迅速进行反击。尤其是在敌军准备退后时,我方炮兵迅速集结火力,正好“卡”住了敌人的退路。

敌人损失惨重——这一战,我军击毙敌军287人,重伤309人。敌军的撤退速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结果是我方稳住了阵地,而敌人却被迫放弃了最初的进攻目标。

这一战,完全展现了防御反击的威力,也让第67军的士兵们体验到了艰难环境中的闪光时刻。



在那片肆虐的炮火中,第67军的英勇战士,凭借卓越的战术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场战斗的背后,是第67军对防御工事的坚固投入。从最早的高地防线建设,到后来的“五防”阵地,67军凭借不懈的努力,修筑了越来越坚固的防线。

那时的阵地,不仅要面对敌人的炮击,还要防止敌军偷袭,甚至是特工的渗透。为了确保防线的完整性,士兵们在钢铁工事和野战工事之间不断切换,以应对不同的攻击方式。对比敌人不足以维持的防御,我军阵地无疑具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轮战中的卓越与坚持

听到“轮战”这个词时,人们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整天打打杀杀,部队不断换岗休息?理论上,轮战意味着部队可以在长时间内有规律地休整。

但在老山这片地方,轮战的含义完全不一样。这里的“轮战”,是体力、耐力、意志力与作战能力的“全方位检验”。

1985年,第67军的138师与越军激战。那段时间,敌人频频派兵进攻,而我军则在严密的防守中进行反击。在漫长的轮战中,第67军的每一位战士都不曾放松。



战士们前赴后继,一波又一波的反击让敌人无法接近我们的阵地。可以说,第67军的坚守,不仅仅是对抗敌人的进攻,更是对敌人在心理和生理极限上的挑战。

反观我军,即使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战士们依旧坚守在阵地上,忍受着伤痛和不断冲击的敌人。

在数次紧急的轮换中,甚至一些战士因无法适应恶劣的环境而晕倒,可这些情况并没有击垮战士们的士气,反而让大家更加凝聚。

无论是在松毛岭的炮火下,还是在高海拔的作战环境中,67军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值得一提的是,后勤保障的作用也至关重要。整个战区的战斗物资、医疗救助、战场救援都在指挥官的精心布置下,顺利推进。



主动出击,捍卫荣耀

面对敌人越来越频繁的进攻,第67军并没有急于反击,而是选择了反复调整战术。通过不断获取情报,部队调整了自己的攻击方式。

在不断变化的战场形势中,灵活的战术与迅速的指挥调整使得敌人频繁受挫,始终无法接近我军阵地。

然而,防御只是开始,真正展现出67军战斗力的时刻,是在他们主动出击的那一刻。1985年9月23日与1986年1月28日,67军先后发动了“9.23”和“1.28”出击作战,这一决定不仅出乎敌人意料,也成了我军战史中的标志性战役。



特别是在1985年9月23日的战斗中,第67军的士兵们主动出击,直奔敌人防线的核心。此时,敌人的防御相对松散,我军迅速摸清敌军阵地的薄弱环节,并集中火力突破敌军防线。

敌军不仅没能有效阻挡我军的进攻,甚至连指挥链条都在短短几小时内被打乱。敌军一个营的几百人,被我军迅速包围,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六个活人存活下来。

敌人的精锐部队,就这么在短短几小时内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对于第67军的这次出击,外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作战技术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了第67军主动出击、迅速反应的卓越能力。



在老山的轮战中,第67军不仅仅是打赢了敌人,更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强大的军魂与坚韧的毅力。

他们凭借高度的战术素养,出色的防御能力和主动出击的果敢精神,为中国的军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参考资料:

敢打必胜的铁拳部队,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