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万家灯火,团圆佳节。

贵州医科大学博士娄华勇,在睡觉中离世,年仅38岁。


也就是说,一觉睡过去了。

睡一觉,就再也没有醒过来,毫无疑问,身体健康方面肯定有隐患,而自己又没有注意。这也再一次证明,每个人自己,才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这是娄华勇供职单位,向媒体透露的信息。

但是,他姐姐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弟弟娄华勇因抢救无效逝世,自己没有见到他的最后一面,评论区却有人称,娄华勇是在同学聚会上被灌醉,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效逝世。

不过,这一传闻,很快就被娄博士家属否定了。认为这个信息是不正确不真实的,是发布者断章取义,针对这个不实信息,家属已进行了举报。

那么,到底真正死因是什么?

家属表示,不方便对外说。

公开资料显示,娄华勇于2006年考入贵州中医药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后,于该校攻读了中药学方向的医学硕士,2013年硕士毕业,又于2017年攻读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药理学方向的医学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后,2021年至今,在贵州医科大学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担任副研究员。曾获得贵州省药学科学技术奖。

2006年入大学,2013年硕士毕业,于2017至2020年又读博,说明中间去工作了,不是连续读博。可想而知,工作后再考博,比一直读书考博要困难的多,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

俗话说,盖棺论定。

逝者家属表示,网传的死因信息不实,并称具体死因不方便透露。这表明事件的细节,可能涉及一些隐私,或有待调查,因此家属才选择不公开具体死因。

这一消息让人感到遗憾和悲痛,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医学专业人士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健康。

在得知这样的不幸事件时,通常会引发公众的好奇心和猜测,但是尊重逝者及其家庭的愿望,是最起码的道德。

死者为大,为逝者讳。

因此,除非官方渠道正式发布,否则我们应该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对于这类敏感话题,也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和必要的同情心。

让真相飞一会儿,是围观者最该起码的修养。

但是,又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呢?

在这里,作为一名医生,老叶我综合相关信息,做一个分析推测,仅仅只是一个假想推测啊。不一定对,大家看看就好。

同事说是他在睡觉中,人就没了。应该多少和大过年喝酒,身体疲惫,从而引发其他的基础病发作有关,比如心梗这种。然后大概率是喝酒都回家,也自己睡着了,固然扯不到灌酒上面。但不管哪种,都可惜了。

现实中,酒桌上,每年超4万人,因急性酒精中毒死亡。这些数字背后,站着无数举着酒杯的刽子手。

不仅用酒精测试着忠诚度和友情深度。而且劝酒文化,早已不是简单的社交礼仪,而是一场权力的博弈,一场道德的绑架,甚至是一场隐形的暴力。

劝酒文化能延续千年,本质上是用集体暴力维持畸形秩序。《汉书》记载灌夫因拒酒被灭族,今天的酒桌上不过是把刀换成了酒杯。我们批判裹小脚是陋习,却对裹挟现代人的酒桌文化视而不见。

更可怕的,是什么?

是许多医院急诊科,每年接诊上百例急性酒精中毒,但有不少家属,要求医生修改病历。

你说,可悲不可悲?可叹不可叹?

哎!

看那街头巷尾,人潮汹涌,行色匆匆。忙碌者如蚁,奔波于生计之途,疲惫写在脸上,梦想藏于心底。

或为功名利禄,或为柴米油盐,在喧嚣尘世里,各自沉浮,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每一个灵魂,都在这广袤人海中,背负着各种因果航行。

医客说

时间滔滔如河,逝者已矣,人生故事,起势如风,散如尘埃。 天命难测,命运如渊,但永不停步。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老叶说医,作者叶正松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