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羽毛球场连续发生纠纷事件,原因都是在打球过程中被羽毛球击中,有的要求索赔,有的直接报警,从网络流传的聊天记录上看,疑似都发生在深圳。

2年前深圳一位女士在打球过程中被男球友偷发后场,立马报警的事件还历历在目,因此这次闹出纠纷,周边的羽球爱好者,立马发了小某书,以为又是偷发后场了。

但事实上是被羽毛球打到了头。

以下是聊天记录,事情应该发生在2月19日晚上。







具体女生被羽毛球打中头部是轻是重,就不好说了。暂时没有下文。

除了这起事件,同一天晚上还有另一起女球友被打中头要求赔偿医药费的事件。

从网上曝光的聊天记录大概可以了解到,一位网名叫“L”(简称)的女士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被一位网名叫“蘑菇”的男士打中头部(小编没有针对性别意思,只是单纯叙述情况),事后L女士感觉头晕,第二天又想呕吐,表示要去医院检查。两人矛盾的点,来自于检查的医药费该谁承担的问题,“蘑菇”男士表示自己不应该承担责任,但出于人道主义,愿意出一半的医药费,但L女士认为“蘑菇”应该负全责,您怎么看?

以下是争论的聊天记录。















球场上被球打中确实时有发生,对此小编也通过DS软件咨询问题:打羽毛球的过程中,遇到被羽毛球打中头部的情况,那么如果产生医疗检查费用,该谁承担,法律上如何划分责任?

我们也一起学习了解一下法律规定。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特别是《民法典》第1176条确立的“自甘风险”原则,打羽毛球过程中因意外被球击中头部产生的医疗费用责任划分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主要涉及以下要点:

一、基本原则:自甘风险

1. **自甘风险原则的适用**

羽毛球属于对抗性体育运动,参与者应当预见到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被球击中、摔倒等)。根据《民法典》第1176条,自愿参加此类活动的参与者,若因其他参与者的正常行为受伤,原则上不得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对方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

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判定:需证明对方存在明显违反运动规则或超出合理技术动作的行为(例如恶意击打、故意瞄准头部等),否则视为正常竞技风险。

2. **典型案例参考**

在多个司法案例中(如羽毛球击中眼睛、误伤队友等),法院均认定参与者因自甘风险需自行承担责任。例如,孙某因扑球动作受伤的案例中,法院认为叶某的回球行为符合正常技术动作,不存在重大过失,故无需赔偿。

二、例外情形:责任承担的例外

1. **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

若对方在击球时存在明显违规或恶意行为(例如明知对方站位危险仍大力扣杀),则可能被认定为重大过失,需承担医疗费用等赔偿责任。

举证责任:受害方需提供证据证明对方的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的直接关联性。

2. **组织者的责任**

若活动由单位或学校组织,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场地存在隐患、未提供必要护具等),可能需要承担补充责任。例如,学生因场地瑕疵受伤时,学校可能担责。



三、特殊群体与场景

1. **未成年人或学生**

未成年人在校参与活动受伤时,若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或学校管理存在疏漏(如未进行安全教育),可能由学校或监护人分担责任。

例如,学生误伤同学时,若双方均为未成年人,通常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 **单位组织的活动**

若活动属于工作安排(如体能培训),受伤可能被认定为工伤;但若为自愿参与的福利活动(如健身娱乐),则一般不属于工伤。

四、人道主义补偿与调解

即使法律上无责任,实践中加害方可能基于人情或道德考量自愿补偿部分费用。例如,大庆某案例中,法院虽认定自甘风险,但被告仍同意支付2000元补偿。

五、建议与注意事项

1. **事前防范**:参与者应充分评估自身身体状况,佩戴护具(如护目镜),遵守运动规则。

2. **保留证据**:若需维权,应保存现场录像、医疗记录等证据,以证明对方过错或组织者失职。

3. **协商优先**:建议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纠纷,避免诉讼成本。

总结

在正常羽毛球活动中,若因意外被球击中头部,医疗费用通常由伤者自行承担,除非能证明对方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或活动组织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法律的核心在于平衡风险自担与过错责任,鼓励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