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一个人赚不到钱,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格局太小。
2月18日,江苏淮安某餐馆上演戏剧一幕。
有一位顾客很能吃辣,就在自己的粉丝碗里加了5勺辣椒油。
你猜怎么着?
餐馆老板看见后,气得发抖,当场拨打110电话...
顾客懵逼了:
“我不过是多放了几勺辣椒油,怎么还惊动警察了?”
老板愤怒表示:
“辣椒油里用的油特别贵,5勺至少3块钱!”
啊这…
瞧您这生意做的,不想让顾客多放辣椒油,完全可以把辣椒油收起来啊,也没有人会多说什么啊。
放在外面让顾客自己加,就等于是默认承担合理损耗成本,只要顾客能吃完,那都是合情合理的。
这下好了,大家都知道在你那里多吃几勺辣椒油会被报警了,以后谁还敢上门吃饭?
事情上了热搜后,网友也表示大开眼界:
“那些不吃辣椒油的顾客,你给便宜了吗?”
还有网友说得很客观:
“辣椒油这种调料不是应该核算到成本里吗?
如果不吃的人多你赚大发了,吃得人多你不过是少赚点,大不了标明限量供应,加量交钱。
生怕自己吃亏的人,还是不开店比较好。”
无数网友表示感同身受。
有一位网友去吃米线,因为多加了2小勺芝麻酱,老头老太太就生气地说:
“早知道就不卖给你了。”
一直念叨到网友吃完饭,把人气得不轻。
还有网友说,以前老房子楼下有家饺子店,经常去吃。
也是因为多加了几勺辣椒,被老板叨叨个不停。
一直念叨会亏本。
网友吃完后,多扫了几块辣椒钱,表示再也不会去了。
还有下面这条评论,老板也是很奇葩。
一个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往往体现了这个人的认知和格局。
因为顾客多吃几勺辣椒油就气得报警,从此传开鼠肚鸡肠的名声,还会有人愿意上门吃饭吗?
鼠目寸光的人,注定难成大事。
这下终于明白了,一个人挣不挣钱,不完全靠本事,还得有格局。
忽然想起2023年12月全网爆火的“千里香馄饨”事件。
12月13日,江苏常州某千里香馄饨店。
一小伙觉得馄饨的味道很淡,就多加了点葱油(另有说法是加醋)。
就在这时,店老板与老板娘突然走到他面前,开始一顿输出。
老板娘指责道:
“你每次来都加那么多东西,你加太多了,下次来我们不卖了好吧。”
小伙本想反驳几句,却被一旁站着的老板拍脸、推搡。
这下饭是没法好好吃了,小伙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
“你坐下,我还要吃饭的。”
谁知道,老板听了他的话反而更嚣张,反手就是一巴掌,还口出狂言:
“我坐下什么坐下?我是老板,我让你滚你就得给我滚!”
说完他打开门,指着小伙吼道:
“把钱付了,给我滚!”
无奈之下,小伙只能把那碗还没吃几口的馄饨放下,付了10块钱。
然而,这还不算。
小伙刚走出店门,老板就追了上去。
尽管看不到接下来的监控录像,但从视频中不断传出的怒吼声中,也能猜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网传,小伙被老板打掉了一颗门牙。
虽然不确定真实情况到底有没有那么夸张,但小伙的状态也好不到哪去。
事后,小伙选择报警。
经调查,确认店老板存在谩骂、殴打小伙的行为,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老板予以治安处罚。
视频传到网上后,网友炸开了锅,纷纷跑到外卖平台给这家店打负分。
按理说,引发如此大的舆论争议,自己又不占理,老板和老板娘再猖狂也该收敛一下行为才对,但离谱的是,这俩人压根就没觉得自己做错了。
老板怒怼网友:
“想吃调料自己买,穷b吃什么馄饨!”
“爱吃不吃,不服我照样打!”
甚至老板娘还发了一条视频,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我老公打人是有原因的,是那个小伙总是来吃馄饨加很多小料。”
老板娘姐姐也说:
“我妹夫这次也是忍无可忍了,才动手打了几下,不至于这么攻击他。”
真给我气笑了。
自己都说这位小伙经常来店里吃饭,可见他是多么照顾你家的生意,一直以来都是你们忠实顾客。
结果,就因为一次多加小料这样的小事,就对忠实顾客恶语相向,甚至还动手拳打脚踢,这种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这件事的动静在当时一度闹得挺大,知名馄饨品牌“千里香馄饨王”的官方账号瞬间被攻陷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
这家千里香馄饨,跟人家没关系。
“千里香馄饨王”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称涉事店铺为假冒店铺...
涉事店铺虽然叫千里香馄饨店,但跟千里香公司并没有任何关系,属于冒用千里香商标。
考虑该店铺的行为已经触犯到了公司利益,且为千里香商标造成了不良影响,千里香馄饨官方决定对当事人马某某夫妇提起诉讼。
头上顶着官司,还天天被网友和路人攻击,这下老板和老板娘彻底猖狂不起来了。
只能关门大吉。
而且还是名下四家店,全部关门的那种。
本想着赶走“占便宜”的客人,不让自己亏损1毛钱,结果如今生意做不下去,还要赔偿损失、缴纳罚款,简直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生意场上,留一寸余地是智慧。
当暴力凌驾于体面之上时,终将遭到恶行的反噬。
作为商家,格局这样小还怎么做生意。
做生意有利润薄的客户,也就有利润大的客户,不能只一门心思只盯着厚处嫌弃薄处,这样注定路越走越窄。
就像地摊的套圈一样,有套的准的客户,或许会赔钱,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傻傻娱乐一下的孩子。
自助餐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五大三粗的青年壮汉,确实可能会赔本,但大多数客户不还是老弱妇孺嘛,这些人的钱赚的不香吗?
不过,说商家归说商家,咱们作为消费者的时候,面对商家提供的实惠,最好还是按需自取,不要浪费,做到物尽其用。
否则,作妖的就成了自己。
还记得前几年的“12元自助水饺”事件吗?
辽宁大连,男子赵某在一家水饺自助餐店内吃饭。
店内规定:12元水饺管饱,可以随便吃,但不能浪费。
赵某交了钱后,拉开椅子就开始吃。
手工包的大馅饺子,赵某一个人就吃了100多个。
一旁老板娘看了一眼,挺着大肚子叹了一口气,不过也没说什么。
毕竟自家是自助餐店,总要让人吃饱吧?
可就在男子吃完准备离开的时候,老板娘发现,这人吃饺子竟然只吃馅不吃皮!
老板娘看到满满一盘的饺子皮,忍不住指责:
“你说你吃一百多个饺子都不吃皮,也太好意思了吧?”
赵某试图为自己辩解,这是你煮的饺子不对味!
老板娘更生气了,辛辛苦苦包的饺子,吃多点,赔就赔点无所谓了,但你不吃皮是什么意思,这不是浪费吗?
“你必须把这些皮吃掉!”
陈某一听,掏出手机就威胁老板娘:
我是社会人,你要敢动我一下,我那社会哥们马上就来!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老板娘没好气地说:
我不动你,我报警!
后经协调,赵某额外支付一人的费用,此事才算了结。
饺子店老板唐先生说,你吃多少都行,但别浪费。
“小本生意,12元管饱本就赚不了几个钱,多吃点赔点就赔点,但你不能这么糟蹋粮食,霍霍人对不对?”
视频曝光后,大多数网友都站在商家这边。
12元水饺管饱,本来利润就不高。
如果100多个饺子你能吃完,倒也无从指摘。
但只吃馅不吃皮,属于故意浪费,吃相简直不要太难看。
视频中的男子赵某,在被老板娘指出“没有道德,浪费可耻”时,竟然还能说出“我是社会人,我有一群社会哥们”这种话,真是不知羞耻。
一个只想着占便宜还没有羞耻心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上文中的3个案例,都是顾客“多拿”遭到店家怒怼,却有着不同的结局。
前两家饭店被大众唾弃,后一家饭店被大众支持,这是什么原因?
大家并非是非不分。
既会反感商家把蝇头小利凌驾于人性温度,也会厌恶顾客浪费粮食还撒泼耍赖。
由此可见,大家所支持的不是某种身份标签,而是那些明明没有过错却遭受欺凌的人。
其实,生活在当下这个社会上,人人都应该互相体谅。
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在不断转换的。
今天你是顾客,明天就可能是老板,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还有很多商家不明白一个道理,开门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和气生财。
面对利益纠葛,顾客和商家很容易出现矛盾。
如果你理不直气也壮,生意定会越做越凉;
但若理在你这边,大众明辨是非,定不会纵容无耻之徒恣意妄行。
人这一辈子,偶然的成就看运气,必然的成就看格局。
你有多大格局,就决定了你未来会有多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