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梦茹 王玉莹
与村民交谈。
了解村民近况。青海日报记者 王玉莹 摄
雨水时节,乍暖还寒,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镇山庄村,山雪尚未完全融化,随着朝阳升起一点点驱散寒意,给这里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2月17日一早,驻村第一书记徐维英便来到村党支部书记陈有明家中,两人商讨着如何开展政策宣讲。徐维英坚定地说:“线上线下的工作我们要同步做好,只有我们把惠农政策宣讲到位,才能让村民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政策,才能进一步实现促产业、促就业、促稳定的目标。”一旁的陈有明不时应和,笑着点点头。
两人商议片刻,便起身前往村民家中。穿过蜿蜒的村巷,隐隐传来一阵悠扬的秦腔,63岁的陈举邦正播放着自己平日爱听的曲目,坐在自家小院二楼的平台上晒太阳,享受着此时的宁静与惬意。
听到门口的动静,陈举邦赶忙关掉音响,满脸笑意出门迎接。“徐书记,陈书记,快进来坐!”在他热情招呼下,大家有说有笑地走进院子。
“过完年孩子们都出去上班了吗?”徐维英亲切地问。
“是啊,今年大家过了个团圆年,刚过完年儿子儿媳又出去打工挣钱了。”陈大爷笑着回答:“孩子们在外面工作,我们老两口在家也不能闲着。”
徐维英接过话茬:“再过一个月左右,天气就暖和了,大家都提前做好准备,家里的地还是要好好种啊,到时候把油菜、小麦都种上,有什么困难就和我们反映啊!现在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很大,只要咱们把地种好,还能拿到耕地补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啊!”
“书记放心,新的一年我们老两口继续把家里的十二多亩地种好,我们还是要好好干!”陈举邦点点头,信心满满地说:“现在政策好,种地还有补贴,我们更得加把劲。”
和陈举邦简单交谈后,两人继续前往下一户村民家中。在不远处,马赛力木和妻子正忙活着做饭招待客人,看到两位书记过来,他们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今年准备什么时候出去干活啊?”陈有明上前询问。
“家里的地不能荒废,等再热一点,我先把家里的地种上。”马赛力木一边忙碌,一边回答:“等把家里的活忙完,我们两口子再出去打工多挣点钱,也能改善家里的生活。”
马赛力木一家曾因抚养四个孩子经济负担重,生活艰难。“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把我们纳入低保,还让几个孩子享受了‘雨露计划’。”马赛力木的妻子感激地说:“多亏了村干部一直关心着我们家的情况,让我们及时了解和享受国家的好政策,不仅帮助我们缓解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也让孩子们都顺利上了大学。”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下,加上自身的努力,孩子们逐渐长大成才,如今更是一家出了三个本科生。现在孩子们陆续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家庭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马赛力木一家监测户的帽子也被成功摘除。
徐维英关心地说:“你们家的几个孩子都很优秀,现在毕业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你们也要继续上心啊,让孩子把工作稳定下来。现在政府针对高校毕业生有很多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对孩子找工作是个好机会。”
“是啊,书记,我们现在也在督促孩子们好好考试、好好工作,我们做家长的,一直希望孩子们工作稳定、生活踏实,我们两口子除了在村里务农种地外,再继续外出打工就业,努力赚钱。”马赛力木补充到,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徐维英和陈有明感受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发展的信心。他们也借机向村民宣传着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把农业补贴、就业扶持、教育资助等政策宣讲好,让村民进一步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陈有明感慨地说:“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啊,如今我们村路也修了,路灯亮了,篮球场也修好了,还有好项目、好政策照顾着我们老百姓。新的一年我们全村上下继续迈开步子加油干,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更兴旺、更宜居,基础设施更完备,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