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承载着中原地区的千年底蕴,伴随并哺育着城市的发展与崛起;从古至今它不断焕发新生,从一条苦难河化身润泽一方的母亲河。萧濉新河是距淮北主城区最近的一条主干河,早已融入市民生活的它有着哪些故事,未来将有哪些变化?小布一一为您揭秘。


系列栏目

《一条河 读懂淮北》

之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比如“老淮北”们

就有一句经典的调侃

“咱从小是喝矿泉水长大的”

意指本地生活用水为地下水

但,这也未尝不是

对地表水缺乏的无奈


人们在淮北榴园村围观四眼井,该井为上世纪50年代,村党组织为解决村民吃水困难,带领村民历时一年多所建造,深约33米。

皖北属水资源短缺地区

淮北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

长期依赖于开采岩溶裂隙水

地下水的超采

使得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制约

对此,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淮”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

——淮水北调工程 于2012年开工建设


(点击图片放大)淮水北调输水走向,其中由濉溪县北上,经萧濉新河至萧县。

而萧濉新河

则是承载淮北输水的重要输水通道

淮水北调工程将淮河水

由固镇向北输送至宿州、淮北

年平均调水量2.8亿m³

其中淮北市1.2亿m³


萧濉新河黄桥闸一带,淮水北调的水由侯王站在此注入。

通过萧濉新河的注入

这些水资源被输送到

多个蓄水湖泊调蓄

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提供了充足的地表水源保障

淮北地区中深层地下水超采局面

将得到有效改善


生态补水后的老濉河。

经过多年建设

2020年3月,淮水北调进行试运行

调水总量2000万m³

成功向萧濉新河、老濉河、王引河、

新沱河、乾隆湖进行了生态补水

河湖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紧邻老濉河的乾隆湖,生态补水后已成为城区重要的景区之一。

目前,淮水北调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

具备置换条件的

重点工业企业全部置换为地表水

2024年全市已有90万群众

提前喝上了引调水

预计在2025年

全体淮北市民都将喝上引调水


2024年12月,萧濉新河淮纺闸萧淮界段防渗处理工程施工现场,这将是淮水北调的最后一程,由此将淮水输送至萧县。

经由萧濉新河等河流输入的淮河水

从根本上改变了皖北地区

水资源配置格局

对城乡供水、农业灌溉、

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期,小布将带你了解

通过萧濉新河

淮北未来将如何“通江达海”

记者、摄影 陈艺星

编辑:陈豆豆 陈艺星 化晓芹 孙晨

编校:胡帅

编审:王伟

审签:刘永忠

系列报道资料来源:《淮北地名印记》《淮北水志》《濉溪县志》《淮北往事》、淮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淮北市水务局、淮北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淮北市档案馆、淮北市规划展示馆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