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胆固醇偏高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平时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比如经常摄入高脂、高糖或者高盐的食物,或者喜欢熬夜,都会导致代谢出现问题,从而引发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疾病。

胆固醇高了,很可能会出现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脏病和中风等。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的饮食中,我们一定要减少高胆固醇含量食物的摄入,这样才能够维持我们体内胆固醇平衡,以下这些食物大家尽量要少吃。

“高胆固醇”食物排行榜

1鱿鱼

很多人都超爱吃路边的烤鱿鱼或者炸鱿鱼。这种食物并不算健康,虽然它们的脂肪不算高,但是鱿鱼内脏里的胆固醇可并不少。而且,烤鱿鱼在制作的过程中,里面的胆固醇有可能被氧化,对健康影响更大。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少吃鱿鱼。


2脑花

许多人都喜欢吃脑花,因为它对大脑神经元系统的正常工作有促进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滋补效果。

然而,脑花的胆固醇含量非常高,一份脑花所含的胆固醇相当于五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因此,对于患有高血脂的人来说,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脑花或类似食物。3骨头汤

很多朋友觉得骨头汤滋补。然而骨头汤里面的磷含量是极高的,而且还有大量的油脂,经常吃的话,很容易导致我们的血脂上升。


而且汤里面的胆固醇含量是较高的,这些胆固醇含量很难被身体吸收,经常喝不仅容易患上三高,还容易导致我们的身体发福。

出现这些症状,当心血脂异常!

罪魁祸首胆固醇升高时,往往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如没有定时体检的习惯,往往很难发现它。因此,我们更要学会抓住身体给我们提供的“蛛丝马迹”,防止健康的血管被偷偷“糊住”。

头晕犯困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手脚易发麻、沉重;清晨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夜晚却很清醒。

黄色结节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臀部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条纹。

腿肚抽筋

腿脚经常抽筋、刺痛,补钙、休息并无好转时需警惕血脂偏高。这是因为胆固醇积聚在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的。

这几招不让胆固醇“越界”

罪魁祸首

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20%~30%是吃进去的,其余需要肝脏自身合成的。所以,降低胆固醇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作息规律、心情好对普通人来说,增加运动、保持饮食均衡、作息规律是控制胆固醇水平最有效的办法。所以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学会调适压力。2调整饮食摄入控制食物摄入总量,少吃或不吃高脂高糖食物。这些食物包括红肉(牛肉、羊肉、猪肉)、动物脑、内脏、全脂类食品(如全脂奶、奶油、奶酪、黄油、冰激凌)、某些油脂以及由这些食物加工成的食品(如甜点、蛋糕、派)等。食物要多样化,多吃果蔬、豆类和鱼肉蛋奶,饮食少油少盐。烹饪方法多用蒸、煮,少用油炸。《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强调“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其中就对蛋类、内脏类、脂肪类有明确的建议:蛋类建议每天40克~50克(大约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每天吃1个鸡蛋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胆固醇的影响;


动物内脏含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建议每月食用2次~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动物油、肥肉)摄入,建议每天烹调用植物油,摄入量为每人25克~30克(半两左右)。注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指导大多数人的,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膳食中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3遵医嘱,规律服药如果体检时发现“坏胆固醇”已经超标,就不能只靠限制饮食来控制。最好到三甲医院复诊,看超标多少,有必要的话,要遵循医嘱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服药后胆固醇正常了,不能贸然停药。停药后胆固醇会再次升高,心脑血管系统会再次受到危害,所以一定要长期坚持用药。4增加运动量每周运动3天~5天,每次至少做连续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可打太极、快走、骑自行车、跳广场舞等,以身体微微出汗,第二天不感觉过累为宜。

(约见名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