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日本京都大学一位教授来华交流说:"1949年你们伟人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周边没一人相信,一句话就站起来了?1950年你们竟敢跟美军打仗,并把他们赶出38线。我这才觉得中国人跟过去真的不一样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仅仅是在内战中打败了蒋军,还不足以在世界面前展示我们的力量,毕竟那是国内战争的胜利,我们当时需要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没想到,机会很快来了,尽管我们不想跟美军打这场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仁川登陆,准备大举北进。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内百废待兴,急需发展经济。再加上军队由于长期作战,急需休整,我们真是不想打,但我们没有退路,于是不得不迎头而上,最终获得了胜利。


当时,麦克阿瑟知道我国30万东北边防军已经完成了编组集结,随时待命。但他根本不在意,命令美军悍然北进。


杜鲁门不放心,专程飞过去,对麦克阿瑟说道:"中国一旦出兵怎么办?"麦克阿瑟轻视地说:"中国人不会出兵,他们历史上一场仗都没打胜,怎么可能会出兵?他们屯兵边境就是吓唬我们。"杜鲁门于是放心地回去了。


麦克阿瑟何以这么自信,不把我们当回事,这都是我们的近代史给他留下的印象。


1900年,八国联军把满清打得惨败,最后赔款4.5亿两白银了事。中日战争不是在边境爆发,而是在国内的卢沟桥。侵华日军长驱直入,直到北平的宛平城,我们才被迫跟日军作战。这就是近代我们众多屈辱历史中的片段。


1950年,参谋长聂荣臻向美方发出警告:"美军过38线,中国绝不会置之不理!"然而对方不做任何回答,理都不理。




很快,周公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通过潘尼迦把消息带到英国,再传到美国,就是:"韩军过线我们不管,美军过线我们要管。"潘尼迦知道事关重大,迅速把消息转达过去。


然而,美方接到消息却非正式回复:"周的说法缺乏法律和道义根据。"美方根本不在意,随后才正式回复一句:"不要低估美国的决心。" 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
美军过线,伟人下令:人民志愿军迅速向鸭绿江对岸进军。战争发生时,军队长期作战急需体整,边疆剿匪等也繁重地进行着。


面对美军向鸭绿江挺进,我们要与最强大的敌人打仗,我们武器装备落后,缺乏海、空军,这些弱点都将暴露无遗。正如彭老总所说:“我们在半岛是一军打三军,我们只有陆军,而对方有陆、海、空三军。”


然而,在如此艰难下我们依然决定出兵,伟人说:“出去了,即使被打回来,也说明我们是局内人,不出去,连入局的可能性都没有。”


如果我们坐等美军挺进到鸭绿江边,我们的安危就将直接面临巨大的挑战。战场胜败不是出兵或不出兵的标准,在维护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退让,坚持入局才是出兵的标准。


伟人看到了比战场得失更加重要的东西,哪怕美国宣布和新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哪怕美国海、空军攻击我沿海地带,轰炸我城市和工业基地,也阻挡不了伟人为了新中国更加长久的安全,一定要入局的坚强决心。


从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我们就掀开历史新的一页。




大到治国之道,小到为人处世,要以德服人,什么是"德"?仅仅是退让、宽厚吗?“德”中还要有威,必须有威。日本人怕美国人,我们竟然敢和美国人交手,并把他们赶到38线以南,这对日本人震撼还是蛮大的。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干部说:“抗美援朝是我们改造战犯最深刻有力的东西!”
当时,我们美军赶到38线以南,还关在战犯管理所的杜聿明等人心灵触动蛮大的,他们觉得志愿军教训了美国人,解气!他们当时都忘记自己是战犯的身份,只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


品德靠威力来支撑,才能彰显大德。这就是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的重大意义。
1950年,李光耀正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李光耀平时经过西欧海关,海关人员看他是华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迫使"联合国军"步步后退,海关人员改变了看法,对华人面孔立即肃然起敬。


正如李光耀所说:"我由此下决心学好华语。"


当今,有些人在否定我们跨过鸭绿江之举,甚至有人说:"如果不过去,我们早就跟美国搞好关系了,早就改革开放了。" 显然这不现实,甘做美国的跟班、喽啰,我们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打出了我们国人的精神,打出了国人的气质,就如京都大学的那位日本教授说的:我们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