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新闻
生育问题既是关系民族发展的“国之大者”,又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小幸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2月20日下午,江苏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发布的印发《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进行解读。
什么是生育友好型社会?生育支持政策怎样持续发力?此次政策“组合拳”,又有哪些新亮点?记者带您一起从这场发布会上寻找答案。
什么是生育友好型社会?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Deepseek,它会给出这样的回答:
——生育友好型社会就像给年轻家庭递上一把“安心伞”——政府、企业和社会合力撑起一片包容的天空,让生娃养娃不再是“负重跑”。
——它既包含政策礼包:生育补贴“减负”、弹性产假“续命”、普惠托育“接娃”,帮父母省下奶粉钱和通勤焦虑;也打造文化暖流:破除天价彩礼、点赞“超级奶爸”,让婚育回归幸福本质而非经济竞赛。
——更重要的是,它用企业托儿所、职场反歧视等设计,托住女性“职育天平”,让育儿黄金期不再与事业上升期“撞车”。
在记者看来,生育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选择,它还涉及家庭成员、社会环境以及用人单位等多方面。因此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政府、个人、家庭、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多方共同努力,形成有利于大家去生育、养育,并且减轻育儿焦虑,提高育儿幸福感的环境氛围。
生育支持政策有何新变化?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江苏出台的《若干措施》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15条,以“组合拳”直击民生痛点。
记者注意到,此次政策最显著的变化,是将生育支持从单一“鼓励生育”转向“全周期护航”。《若干措施》覆盖了从生育、养育、教育、就业等一系列急难愁盼的问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生育成本高企?政策减负精准破题
养娃成本太高?近年来,我国以真金白银的“政策组合拳”破解这道民生难题。自2023年起,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月1000元提至2000元,这意味着二孩家庭每年最高可减税4800元。目前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了生育补贴制度。
江苏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也明确提出,在落实好国家生育补贴制度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加大补贴力度。前期江苏个别县区已经探索实施了生育奖励政策,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给予生育奖励和育儿奖励。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该区从2024年1月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二孩三孩生育奖励政策。根据相关规定,二孩家庭最高奖励15000元,三孩家庭最高奖励40000元。
这些举措绝非简单“发钱”,而是精准对接生育痛点:个税减免缓解教育支出焦虑,生育补贴填补0-3岁托育空白。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个新增人口都成为家庭可承载的幸福增量。
生育保险为宝妈们撑起“保护伞”
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中,“生育保险”也是高频词。生育保险是保障单位就业女职工因怀孕分娩中断工作期间获得基本经济收入,并报销生育相关的医疗费用。未就业女性生育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参加基本医保予以报销。
相比于覆盖近10亿人的居民医保和覆盖3.7亿人的职工医保,虽然生育保险在参保人数上相对较“小”,但却可以为“宝妈”们提供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的全周期保障,涵盖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等各个环节。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享受生育保险待遇232.08万人次,生育保险待遇支出114.5亿元,分别比2018年增长39%和50%。
《若干措施》强调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比如,全面落实失业女职工生育保险参保及生育津贴待遇政策,今年3月1日起,江苏对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一次性加发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而去年7月1日起,江苏已将“胚胎培养”等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和椎管内分娩镇痛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提高了生育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累计受益超17万人次,减轻负担超2.7亿元,有力破解群众“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扰。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江苏省医保局副局长朱丽菁表示,提高参保人员住院分娩报销待遇,减轻产前检查费用负担,共同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住房、教育、托育……直击养娃痛点
记者注意到,此次《若干措施》的很多举措针对性强,直指群众痛点难点。比如在住房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在教育方面,强调优化幼儿园布局和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在托育服务供给方面,提出着力增加普惠托位供给,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等。
要说养孩子,“小小孩”的托育是不少家庭的痛点。从江苏来看,目前全省共有托位数超过36万个,普惠托位占比超过65%,我省多地也在普惠托育模式上做了积极探索。《若干措施》提出,江苏将继续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通过社区嵌入式托育、企事业单位福利性托育、家庭托育点等方式,为2-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解决广大家庭在小小孩的养育照护问题上的后顾之忧。
生育,是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也是千家万户的事。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任重道远,从“催你生”到“陪你养”,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希望能让每个家庭敢做选择、拥抱希望,也为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朱晓莹
编辑| 桃桃 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