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尿素危机与供应链困境
2021年秋季,韩国遭遇了一场意外的“尿素危机”,这场危机让全国的柴油车停驶,物流系统陷入停滞,农作物生长受阻,民众感到极度不安。
这场危机揭示了韩国经济的薄弱环节——尿素供应链,其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令人震惊。
危机过后,韩国政府和企业纷纷承诺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寻求供应链的多元化。
2021年11月4日,京畿道富川市,一家车用尿素制造企业前面贴出了“停止销售”的横幅 图丨韩民族日报
他们的目光转向了越南,这个东南亚新兴的化工市场,似乎为韩国提供了一条摆脱中国控制的快速通道。
但是,这条“快速通道”真的能够帮助韩国摆脱困境吗?
事实证明,韩国试图“脱离中国”的行动,更像是一场“声东击西”的困境。
2021年11月7日,首尔汝矣岛国会,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召开会议讨论尿素紧缺问题的解决方案 图丨韩联社
韩国对尿素的需求巨大,几乎到了依赖的地步。尿素不仅是农业生产中必需的氮肥,更是韩国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柴油货车为了满足环保排放标准,必须添加车用尿素溶液来净化尾气。没有这种溶液,柴油车就无法行驶。
韩国发达的物流体系依赖于庞大的柴油货车网络。一旦尿素供应中断,整个国家的物流系统就会陷入停滞,后果严重。
参考信息:中新网2021.11.10——《韩国“尿素荒”! 韩称1.87万吨中国尿素将入境救急》
数据显示,2021年韩国进口了约87.7万吨尿素,其中来自中国的高达65.5万吨,占比75%。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当年10月中国限制尿素出口之前,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尿素占比一度高达97%。这种高度依赖将韩国经济置于巨大风险之中。
中国限制尿素出口并非无的放矢,近年来,中国国内煤炭供应紧张,环保政策日益严格,这些因素都对尿素生产产生了影响。
参考资料:界面新闻2023.12.22—《中国尿素出口将减少?分析师:与企业套利空间、船运费用等多种因素有关》
煤炭是尿素生产的主要原料,煤炭供应不足直接导致尿素产量下降。同时,环保政策的加强也迫使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尿素生产企业减产甚至停产。
作为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必须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因此,适度调控尿素出口,既是维护国内市场稳定的需要,也是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常规操作。
然而,韩国方面却将中国正常的市场调节行为误解为“针对性限制”,并试图通过寻找替代供应国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显然是一个误判。
2021年的尿素危机让韩国政府和企业措手不及。当时,韩国国内尿素库存告急,柴油车司机排队抢购尿素,物流成本飙升,蔬菜价格上涨,社会恐慌情绪蔓延。
韩国政府不得不派遣特使团前往中国协调供货,时任总统文在寅更是要求相关部门“竭尽全力”稳定国内尿素供应。但是,这种紧急应对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些韩国企业趁机囤积尿素,哄抬价格,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这场危机暴露出韩国政府在危机管理方面的不足,也凸显了韩国经济对中国过度依赖的风险。
2023年9.7日韩报刊文:中国要求化肥生产商暂停尿素出口,一些生产商本月停止了尿素的出口交易
危机过后,韩国开始寻求进口来源多元化,试图减少对中国尿素的过度依赖。
越南地理位置接近、贸易关系良好,且尿素价格相对较低,成为韩国的首选。
2024年初,韩国从越南进口的尿素比例大幅上升,一度达到65.8%,而同期从中国进口的比例则降至11%。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2021.12.22——《韩国与越南达成协议,未来三年将从越进口最多36万吨尿素》
这一数据似乎表明,韩国正在成功地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越南本身就是一个尿素净进口国,其国内尿素生产能力有限,主要依赖从中国和印尼进口。换句话说,韩国从越南进口的尿素,很可能就是中国或印尼生产的尿素,经过越南转口而来。
越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中间商”或者“贴牌商”。这种“间接进口”的方式,不仅没有真正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反而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和风险。
新华丝路网2022.02.08文:2021年越南从中国进口各类化肥202万吨 占越南进口化肥总量的44.5%
韩国企业为此付出了更高的成本,却并没有获得真正的供应链安全。
韩国政府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投入巨资,制定了所谓的《框架法》,旨在支持关键矿产和资源(包括尿素)的多元化进口。
韩国财政部也公开表示,已经与中国就工业原料进口进行磋商,不太可能再次出现严重的供应中断。
这些举措似乎给韩国公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相信韩国已经减少了对中国的尿素依赖。然而,市场规律的铁拳很快粉碎了这种幻想。
2024年5月,韩国尿素进口市场风云突变,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尿素占比迅速回升至63.7%,6月份更是猛涨至80.5%。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对此的解释是,中国海关此前积压的尿素订单集中发货,并承诺会在秋季加大从越南的采购比重。
这种解释显得苍白无力,也无法掩盖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尿素在价格和供应稳定性方面,依然具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韩国企业在经历了“越南实验”之后,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归现实,重新选择中国作为主要的尿素供应方。
究其根本,中国在全球尿素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掌握着市场定价权。
中国可以通过调整出口政策,直接影响全球尿素市场的供需关系。
就拿中国限制磷酸铵出口的政策来讲,磷酸铵是生产尿素的重要原料,中国限制磷酸铵出口,必然会导致全球尿素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这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尿素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也让其他国家更加依赖中国的供应。
韩国的“脱华”策略,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徒劳的尝试,他们试图通过转向越南进口,绕开中国,实现尿素供应链的多元化。
然而,越南本身也依赖从中国进口尿素,这使得韩国的策略形同“声东击西”,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这场“尿素博弈”充分暴露了韩国在供应链安全上的结构性困境: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国,缺乏自主生产能力,以及对市场规律的漠视。
与其盲目追求“脱华”,不如务实地与中国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经济的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