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消息,近期一名日本官员对外宣称:中方的措施“完全超出以往基于国家安全实施出口管制的全球规范”,中国不仅仅是在针对美国,是在以某种形式向世界其他国家宣战。日本官方如此“愤愤不平”的原因是近期中方对美国的一系列反击措施。例如: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对镓和锗两种关键金属实行出口管制等。这些管制措施是针对美国无端加征关税的回应,但对日本造成了“伤害”。



第一:某种程度上中国不是在对日本“宣战”,但日本确实受到了伤害。日本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电机、芯片和电池等零件的消费者,而这些零件的生产都需要用到镓、锗、石墨等材料。而中国对此类材料的管控限制,变相导致日本企业受到影响。其中最致命的是“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这导致日本向美国出口军用物资受到限制。 简单来说:日本无法“肆无忌惮”给美国送军用物资了,所以日本不开心很生气。



第二: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却“殃及池鱼”合理吗?首先中国之所以采取反制,主要原因是在2月4日特朗普颁布的对华加征10%关税的法令正式生效。而作为回应,中国对镓、锗、石墨等材料做出出口管制。这里注意一点:中国控制着全球98%的镓供应。所以该限制措施生效后,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镓直接下降85%。同时这一数据也说明,日本此前将从中国进口的材料,大量用于为美国制造军用物资。综上所述:日本被“殃及”并非无辜,反而是一种精确打击的体现。



第三:中国对关键材料的出口管制,是否像日本所说会“威胁全球供应链”呢?据相关机构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以外的镓价格飙升了23%每公斤达到640美元,对比2023年7月以来翻了一倍。这里注意一点:中国的出口管制是“反击”,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美国,而日本也并非无辜。在美国出台对华出口管制措施之后,日本也紧随其后宣布:对21项产品出口进行许可限制。这一行为加剧了“出口管制”对全球供应链的威胁,综上所述:美国挑事、中国反击、日本拱火,威胁供应链的是日本和美国。



第四:为什么美国限制“无人反对”,中国反击却被“扣帽子”呢?首先中国近期的一系列反制,引发日本的强烈“不适”,说明这一击击中了美日的痛点。美国需要日本为其源源不断提供军用物资,而日本想要维持“上贡”就需要不断从中国进口镓、锗等材料。在这一套供应关系中,日本相当于一个中间人,源源不断将中国的材料转送到美国。如今中国主动限制出口,相当于不再让美国通过“日本进口”的方式从中国获得资源。如此这般,日本对美国失去“利用价值”,日本人自然就着急了。



最后就是日本张口闭口“全球供应链”,但实质上考虑的还是日美供应。在中国选择进行出口反制后,日本经历了长达18个月的供应限制。此后日本官员和企业才对外宣称:中国升级出口管制正威胁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前后逻辑”不难发现,日本在乎的是自身利益,并不是其口中的“全球供应链”。客观评价:中国对部分材料的出口管制,确实会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影响,但这不是让中国只挨打不还手的理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