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曦温柔地洒落在大伾山那尊饱经岁月沧桑的大石佛飞檐上,古寺前香烟袅袅,如梦似幻,一幅庄严肃穆又热闹欢腾的画面就此展开。浚县正月古庙会,作为鹤壁新春最盛大且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盛典,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更饱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精髓。

今年,恰逢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庙会的热度空前高涨,浓浓的年味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怀揣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在这千年庙会中,触摸历史的温度,寄托内心的祈愿。

随着游客数量的激增,消防安全保障成为了重中之重。鹤壁市消防救援支队高度重视、严密部署,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千年庙会,科技筑基

1月22日,农历大年二十八,天刚破晓,大伾山仍被一层如纱般的薄雾笼罩。此时,细碎而又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鹤壁消防应急通信保障分队的队员们,已精神饱满地开启了一天的无人机消防建模测绘任务。

与以往的消防安保方式不同,2025年,鹤壁市消防救援支队创新发展,引入无人机技术,全力构建智慧消防安保新体系。针对庙会区域复杂的地形以及安保工作中的难点,支队指挥中心提前进行了详细规划,在浚县城区合理划分多个区域,精准设置了60余个无人机测绘点。四架无人机宛如不知疲倦的“空中卫士”,在高空交替作业,持续拍摄长达20小时。凭借先进的拍摄设备,成功获取了10000余张高分辨率照片。随后,技术人员经过80多个小时的日夜奋战,完成了浚县城区8平方公里的正摄影像图绘制以及三维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借助专业的消防标绘软件,将活动期间的消防执勤力量精确标注在二维、三维模型上,最终精心制作出此次文化节消防安保力量部署图与消防安保3D数字预案。这些可视化、智能化的成果,为后续的消防安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进入2025年,浚县古城、大伾山、浮丘山等区域人流量呈爆发式增长,消防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庙会现场消防安保负责人宋学峰对执勤队员们说。在这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鹤壁支队15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坚守岗位,守护着千年庙会的祥和氛围。

数字赋能,精准响应

“报告指挥中心:无人机巡逻已顺利升空,现正在浚县城区开展空中消防巡逻任务。通过无人机实时监测,目前浚县县城古庙会社火展演现场聚集群众约5万人,各个火警监测点均处于正常状态!”

为确保浚县正月古庙会的消防安全,指挥中心在浚县古城、文治阁、大伾山吕祖祠以及浮丘山广场等重点区域,精心部署了1个无人机机场、6架无人机、2套5G单兵设备、2套5G布控球、1套图像自组网设备以及1套轻型卫星便携站如同不知疲倦的“空中侦察兵”,全天候不间断在空中巡逻,他们充分发挥无人机高空广角视野、红外热成像以及AI智能识别等先进技术优势,实时精准监控现场人流密度变化,对临时摊位的用火用电情况进行细致巡检,及时甄别异常行为或潜在安全隐患,及时发出预警。

支队指挥中心采用“人工巡街+监控轮巡+空中侦查”的立体式安保模式,对庙会现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远程监控。一旦接到警情报告,指挥中心会立即根据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迅速调派附近的执勤力量赶赴现场处置,并同步将现场的实时画面传输至前方指挥员的指挥终端,为指挥决策提供情报支撑,确保每一起警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协同联动,清查火隐

支队在运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火灾防控的同时,还积极与现场消防监督员协同合作,共同成立“消保联勤组”,开展共巡共防工作。他们深入庙会的每一个角落,对参展摊位的消防安全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尤其是针对小吃摊位上的油锅、烤炉等易引发火灾的重点隐患部位,安排专人进行定点值守,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消除。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座城市沉浸在一片团圆祥和的氛围中,消防执勤人员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在处理完一起突发的隐形火情后,他们才想起早已冷却的盒饭。此时,鹤壁消防指挥中心大厅的监控大屏上,数据还在不停地跳动更新,截至2月13日,民俗文化节期间的所有警情均已得到妥善处置。那些身着“火焰蓝”制服的身影,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忙碌穿梭,默默守护着千年古庙会的袅袅香火,守护着每一位游客的平安与欢乐。

“去年的浚县古庙会圆满落下帷幕。”从事消防工作15年的消防员管泽鑫,望着热闹的庙会现场,心中满是感慨与欣慰。此刻,晨曦中的大山传来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仿佛是大自然对这些默默奉献的守护者们最美好的赞歌,也是他们心中最珍贵的新春乐章。(来源: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 作者:管泽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