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麻粟坡烈士陵园赵占英烈士墓前,一位老妇人手抚墓碑,放声大哭:“娘来的晚啊,别怪娘……”这位名叫赵占英的烈士,是这位老妇人的儿子,1984年牺牲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

然而,为了实现给儿子扫墓的愿望,这位英雄的母亲却等了整整20年……

赵占英出生在云南嵩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就离开了人世,母亲赵斗兰一个人将他拉扯长大。赵占英从小就很体谅母亲的艰辛,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赵占英很早便参加工作,在公社农机站当学徒工。

1982年,19岁的赵占英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热血志向,放弃了当时看来稳定的工作机会,选择了投身军队报效祖国。两年之后,赵占英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出发前,他特意跑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寄给远在家乡的母亲。



在一次穿插任务中,赵占英所在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的火力打击,上级指示全连发起反击,夺取敌人阵地。在冲锋中,赵占英不慎被炮弹击中,整个下半身被当场炸掉,年仅21岁的赵占英壮烈牺牲。

当噩耗传到赵占英的家乡,母亲赵斗兰当场晕了过去,等醒来之后,赵斗兰放声大哭,邻居们目睹了这一切,无不为之动容。赵占英牺牲后被安葬在麻粟坡烈士陵园,距离家乡不过只有四五百公里的距离,赵斗兰决定到坟前祭奠儿子。

可是,赵斗兰当时每个月只有28元的生活补助,实在拿不出几百块的路费,自此赵斗兰开始省吃俭用积攒路费,一日三餐都是咸菜稀饭,平时还要出去拾荒。每年的中元节,赵斗兰都会在家乡朝着西南方向焚香遥祭儿子,就这样过了20年。

2004年,赵斗兰的故事在当地开始广为流传,民政局听说这件事后,决定资助赵斗兰,让她实现为儿子扫墓的愿望。穿过了一座座墓碑,赵斗兰终于走到了儿子的墓前。



当看到“赵占英烈士之墓”几个字后,赵斗兰情不自禁地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名字,再也压抑不住情绪开始放声大哭。没有人能够体会,这位英雄的母亲为了这短短的四五百公里,经历了怎样艰难的生活。

在给儿子祭扫的同时,赵斗兰得知陵园里的烈士还有很多没有亲属扫墓,便将带来的祭品也分到了其他烈士的墓碑前,口中还不断念叨着请领导和战友不要来争赵占英的彩电,不要争钱和饭,不要争东西……

这动情的一幕被在场的记者记录下来,赵斗兰这位英雄的母亲也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下,赵斗兰的生活的到了很大的改善,每个月都能领到三四百元的抚恤金,足够维持自己的生活。之后几年的清明节,赵斗兰都有机会前往陵园看望儿子。



2018年,赵斗兰在云南家中去世,不少曾经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的老兵,都来参加这位英雄母亲的葬礼。如今,赵斗兰和儿子已经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他们的母子情深将令更多的人所感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