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青藏高原之上生长着一株株美丽的耐寒植物,其花朵小巧玲珑,白色或淡粉色,宛如明珠一样光彩夺目,它正是《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所记载的著名中药材——珠芽蓼,又作为特色藏族药材被收录于《晶珠本草》之中。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珠芽蓼的根茎。又名候娃七、山高粱、蝎子七、剪刀七、染布子。主产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秋季采挖、除去茎叶、细根、泥沙、晒干。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或团块状,常弯曲或虾状,长2-5cm,直径0.3-1.5cm;表面呈棕褐色,稍粗糙,可见较密的环节及根痕;一面隆起,另一面较平坦或略具凹槽;有时先端具棕褐色叶鞘残基。质较硬,折断面平坦,灰棕色或紫红色;白色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状。气微,味苦涩。

性味

苦、涩,微甘、温。

功效主治

止泻、健胃、调经。治胃病、消化不良、腹泻、月经不调、崩漏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

化学成分

黄酮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甾醇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

抗氧化、止泻、抗菌、抗病毒、抗炎、舒张血管。

医籍论述

(1)《度母本草》:“止泻。”

(2)《如意宝树》:“止寒泻。”

(3)《甘露本草明镜》:“果实可补血。”

相关配伍

《四部医典》

配伍:

石榴子五钱,肉桂三钱,肉豆蔻三钱,草果五钱,山柰三钱,荜茇三钱,胡椒三钱,珠芽蓼三钱以上九味共研为末。日服三次。

主治:

治胃病,止泻。

《新编藏药配方》

配伍:

珠芽蓼120g,车前子120g,炒米120g,五味子90g,翠雀120g。以上五味共研为末。内服,每日3次,每次2-3g。

主治:

治腹痛,腹胀,腹泻等症。

中成药例证

珠芽蓼止泻颗粒:

主要成分:

珠芽蓼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婴幼儿腹泻属大肠湿热者。

珠芽蓼止泻胶囊

主要成分:

珠芽蓼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属大肠湿热证,证见腹泻稀水样便,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作者:武汉市武昌医院 中药师 张开弦

审稿专家:武汉市武昌医院 主任药师 张春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