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健康与否,关键在于脾胃;脾胃调和是健康的基石。
脾胃病往往源于体内运化机制的失衡,特别是脾胃之气的功能紊乱,或是邪气过盛、正气衰弱。
一旦脾胃之气失调,或邪气压制正气,脾胃功能便如故障机器,引发诸多不适。
患者多因脾胃气虚、胃阴匮乏,导致无法正常消化水谷精微,中焦失衡,进而产生腹胀、腹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因此,治疗脾胃病的核心在于重新平衡调和脾胃之气,恢复其正常功能。
配方一:健脾益气,和胃消胀
组方: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
这个方子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党参、白术增强脾气,改善运化无力;茯苓祛湿,助脾胃摆脱湿气;炙甘草调和药性,补脾益气。陈皮、半夏理气化痰、燥湿和中;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这些药物协同作用,修复脾胃,逐步缓解腹胀腹痛,恢复功能。
配方二:滋养胃阴,健脾助运
组方:沙参、麦冬、玉竹、石斛、山药、扁豆、乌梅
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此方重点在于滋养胃阴。
沙参、麦冬滋养胃阴,促进胃腐熟水谷;玉竹、石斛也是养胃阴,增胃津液的佳品。山药、扁豆健脾益气,强化脾胃功能。乌梅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助力胃阴恢复。诸药合力,深度滋养脾胃之阴,让脾胃运化更加顺畅。
配方三:疏肝和胃,理气除胀
组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厚朴、延胡索、川楝子
有些患者的脾胃问题是因为肝郁气滞,影响了脾胃的正常运转。柴胡能疏肝解郁,帮助肝气舒畅。白芍养血柔肝,和柴胡搭配,一散一收,调和肝气。枳壳和香附行气消胀,让脾胃之气顺畅。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延胡索和川楝子起到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
本期食疗推荐——人参莲芡粥
用材:
人参3克(或党参10克),莲子9克,芡实9克,粳米50克,蔗糖适量。
做法:
莲子去心、皮,芡实捣碎,与粳米加水煮粥。粥熟透后,加入蔗糖,继续煮至莲子、芡实烂熟。每日分2次食用完。
功效:
补脾益气,收涩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精神不振、饮食减少、便溏或腹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