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闵

近期,"纯中药治愈晚期肺癌"的新闻刷屏后,病友群炸开了锅。有人惊叹中医奇迹,有人质疑过度营销,更多人在问:"这药方我能直接用吗?" 长期以来,中医中药作为华夏文明的优秀传承之一,是中国人割舍不掉的情怀。众多病友对中药抗癌或者中医中药在治疗癌症方面的作用颇为关注,经常互相打听有无见效的药方想要复刻尝试。今天,我们结合官方资料和医学常识,带您穿透迷雾看本质。

事件核心:被误读的"国家成果库"

划重点:国家级≠权威认证,案例库≠疗效保证

这个新闻的关键在于这个“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后简称成果库),带有“中国”二字,瞬间将事件的规范性和权威性拉高许多,那么这个机构是否存在、是什么级别呢?

1、成果库真实存在但性质特殊

这个成果库是存在的,是响应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讲话而建立,主要收录国医大师、名医名家的经典案例,以及青年医师的优秀临床案例。成果库依托于中华中医药学会,是具有合法性与规范性的。



成果库虽然名为成果,但实际上只是一类数据库,用于积累和收集数据,供后人研究时参考,本身不具备类似认定或认可的管理权限与功能。只要投稿的案例文章符合投稿要求,不是虚假伪造就有收录进库的机会,同时案例被收录成果库并不代表将其视为实际科研成果,不代表得到权威认证。也就意味着成果库收录标准是案例完整性而非疗效等级,入库≠获得官方背书

2、与职称评审的微妙关联

中华中医药学会将积极推动案例库与职称评定相结合,作为“立新标”的典型。

案例深挖:奇迹背后的医学逻辑

患者画像

74岁男性,肺腺癌IV期(淋巴结/肾上腺转移),基因检测无靶点,基础病多无法化疗,纯属西医标准下的"无路可走"群体。

治疗过程

  • 2024年5月起服用"宜肺扶正抗癌汤"(沙参麦冬汤加减)。
  • 2个月后症状缓解,7月CT显示原发灶缩小,2025年2月复查称"肿瘤完全消失"(注:转移灶仍稳定未消)。

关键疑点

1、疗效判定存争议

"完全缓解"在肿瘤学中指病灶消失≥4周,但该案例未说明是否持续监测。部分报道将"原发灶消失"表述为"肿瘤治愈",存在误导可能。

2、药方特殊性

该方为厦门中医院自拟方,2019年曾与化疗联用,此次系首次单独使用报道。中医强调"三因制宜"(因人、因地、因时),直接套用处方可能适得其反。

给病友的理性指南

1、警惕三类风险

1.神化中药陷阱:已有营销号将案例扭曲为"中医完胜西医",煽动放弃规范治疗。

2.处方盗用风险:网传"抗癌神方"可能篡改原方剂量,甚至混入毒性药材。

3.时间窗口风险:晚期肿瘤治疗时机稍纵即逝,盲目试药可能错失最佳干预期。

2、理性选择建议

可尝试:在规范治疗基础上,经正规中医肿瘤科辨证使用辅助疗法。

应拒绝:任何承诺"纯中药治愈癌症"的机构/个人。

需警惕:借机推销"同款药方""祖传秘方"的线上线下渠道。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看待中医抗癌

1、疗效证据体系差异

现代医学要求Ⅲ期临床试验(千人级双盲对照),而中医案例库本质是“个案经验汇编”。

2、现实应用定位

目前共识:中医药更适合作为“放化疗的辅助手段”即缓解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而非替代主流疗法。

3、科研突破方向

值得关注:厦门中医院采用"形神并调"疗法,将微创介入与中药结合的治疗模式。

我们乐见传统医学的探索,但更要警惕被包装的幸存者偏差。当某个案例刷屏时,不妨多问一句:

  • 这个结论能被重复验证吗?
  • 适合我的病情阶段吗?
  • 信息来源可信度有多高?

抗癌是场理性博弈,愿每位患者都能握住科学这把最可靠的武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