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我接到一个咨询,就叫这个年轻妈妈小陶吧。
小陶和老公在一座三四线城市,休产假前,她每月能拿到手的工资是每月4000。
现在,她的产假快休完了,下月初就要上班。
只是,她上班了孩子谁来带?
娘家爸妈都在南京帮她哥嫂带孩子。婆家这边呢?去年底公公中风瘫痪,半边身子不能动,需要婆婆照顾。
想来想去,小陶还是不想放弃自己的工作,她想请个靠谱的育儿嫂。朋友给她推荐了两个,其中一个,她特别满意,朋友家之前也用过。
问了一下价格,不哄睡的话,每月5000。带睡的话,还要再加500,也就是5500。
小陶想了想,觉得可以不哄睡,晚上她和老公自己带。
只是她同老公商量的时候,老公一听每月要花5000请个育儿嫂,坚决反对。
老公的意思是,他一个月工资拿到手6200,而小陶才4000。他们要给育儿嫂5000,还有2500的房贷要还,剩下的钱只够吃饭。
如今他们要养育孩子,奶粉,尿不湿,七七八八的花销也不少,哪里来的钱?
所以,在老公看来,最好的就是小陶回家带孩子。这样的话,他的工资,扣除房贷,勉强够一家人的生活和花销。何必把这个钱给外人?
2.
小陶跟老公分析,她上班的话,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说不定明年就能升职了,到时候工资也会涨一些。
她还算了一下,目前他们有3万多的存款。结婚的时候彩礼和陪嫁一共15万,这些钱加在一起18万,都没动。
他们请育儿嫂就3年。3年后,儿子上学,他们自己接送,放学后,可以给孩子托管一会。
用这18万,来补贴这3年的生活,一年6万,小陶觉得是足够的。
所以,他们不需要担心什么。
但他老公就是不同意,甚至还给小陶的爸妈打电话,让他们劝劝她。
小陶的爸妈一分析,也觉得她还是不上班的好。他们还试图劝说她。
小陶说:凭什么她嫂子休完产假,能去上班?她就不能?
爸妈说,那是因为嫂子的工资高啊,一个月一万二,再加上他们帮忙。
小陶一听,更来气了,她说:正是因为我工资低,我才更需要工作啊。
爸妈还是觉得没必要,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元宵节这天,婆婆过来,一听小陶要请育儿嫂,也是不同意。她还指责小陶,不会过日子,不把钱当钱。
婆媳两个差点吵起来。
小陶想了好几天,还是想不明白,她不过就是想请人带孩子,自己去上个班而已,怎么就像是犯了大错一样?
老公和她不对付,爸妈和公婆也觉得她不对,甚至就连闺蜜都不理解她,觉得她应该在家带孩子。
她问我,自己该怎么办?
3.
我突然想起来,一个闺蜜的事儿。
5年前,她工资7000,请人带娃8000。我们当时也都不太理解她。
闺蜜说,她生老大的时候,两年没上班。原本在辞职之前,她每月能拿7000的,结果呢,重新去找工作,人家都只给她开5000的工资。
好不容易,她工作稳定,干了3年,工资又涨到7000,这时候她意外怀了二胎。
从怀孕的时候,她就做好了决定。这次,她坚决不辞职带娃。
当时,亲妈和婆婆都觉得她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怎么连账都算不清?
自己挣的钱,连给育儿嫂的都不够,还没法陪孩子,这多不划算。
可是闺蜜觉得孩子又不是她自己一个人的,干吗要牺牲她?
最重要的是,上班有社保,年底还会有奖金。请育儿嫂的钱,她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老公分担一半,甚至更多。
当年,她全职带娃,问老公要钱,刚开始老公还十分大方地给,后来给的就不那么痛快了,并且还指责她乱花钱,不体谅他的辛苦。所以,闺蜜才果断地去找工作。
毕竟,手心向上的日子,太难过了。
所以,她再也不要经历一次了。
因为闺蜜的坚持,甚至她也不怕离婚,最终她老公同意了,又去做通了公婆和她爸妈的工作。
两年后,闺蜜升职,工资涨到一万多。
现在,她已经是部门负责人,收入更高了,人更自信了。并且,她还有能力,让孩子上好点的学校……
4.
其实,我是赞同闺蜜的做法的。
育儿书和各种育儿理论都说,孩子3岁前,需要爸妈多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只是很多人都自动忽略掉了爸爸,觉得带孩子就应该是妈妈的事儿。
但是,所有的书和理论里面都没有讲过,如果一个妈妈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将来要面临的风险是什么?
去年,我有个来访跟我说,她全职8年,把两个孩子带大,但是没有人认可她的付出,包括她带大的两个孩子。
孩子也很现实,谁有钱跟谁亲。奉劝我们这些当妈的,千万不要自我感动!
所以,我想对咱们女性,尤其是有了孩子的女性说:凡是老公叫咱们辞职的,凡是公婆叫咱们辞职的,绝不辞职,绝不!
宁可一个月挣4000,花钱请个四五千的保姆,都不要辞职。
为什么?
你千万不要说,你看我一个月挣4000,还得花4000请个保姆,有什么意义呢?好像很不划算呀。
别忘了,有一种东西叫无形资产。
5.
什么东西,是你的无形资产呢?
是你自己长的本事、经验,积累的人脉和社会资源,还有你对这个社会的感知力,你对这个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以及新兴的行业的认知能力等等。
这些无形资产,才是咱们以后源源不断赚到钱的基础。
而不是只算眼前的经济账。我挣4000,再请个5000的保姆,不如我自己回家带娃吧。
我个人是不赞同这样的想法的。
尤其是一个女人的25岁到35岁,在这个社会上摸滚打爬的过程当中,积累的这种无形资产,在咱们35岁到45岁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个时代早就和过去不同了,身为女性,咱们的眼光一定要放得更长远一些。
要明白,当我们有能力,有事业,世界才会对我们更温柔。
就算不温柔,我们也有抵御狂风暴雨的能力!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