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2025年2月20日《焦作日报》A08版

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

创建“双高”

打造高质量职教样板

核心提示: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近5年来累计向社会输送实用型、技能型学生近万人,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

就业升学、双向直通,挑战高考极限,捍卫青春荣耀,近6年900余名学生本科过线,本科上线人数及上线率均位列全市同类学校前列;


花园式校园。

职教普教、双向奔赴,普教2024年普通高中班秋季招生,名额300人,报名突破6300人,招生火爆;

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双高”建设,打造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487个,全省中职类学校遥遥领先;


学术报告厅。

“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82.8%,多名教师在国家和省级职业能力大赛中斩获大奖;

国际大赛取得历史性突破,国家、省、市大赛获奖率及获奖总数位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

1(毕业证)+X(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证型”“多证型”学生比比皆是,就业创业有了“双保险”;


智慧课堂。

一校一警、平安校园,经验模式全省推广……

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成绩,让2010年7月由原焦作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焦作市女子中等专业学校、焦作艺术学校、焦作建筑经济学校组建而来的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在走进第十五个年轮中蜕变创新、更加壮丽。

十五年砥砺耕耘,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时刻践行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单位,打造焦作职业教育品牌;


省一级餐厅。

十五年桃李芬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职业特色、突出办学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获得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焦作市名校、焦作市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多项省、市级荣誉。

2月17日,是该校春节过后开学的第一天,拥抱春天、唱响春天、起跑春天,该校在职业教育的春天里步履铿锵、筑梦前行。


校园俯瞰。

“双高”引领 内涵式发展树标杆

刚刚过去的2024年,该校“双高”创建精彩不断:历时5年“双高”创建高质量通过省、市验收,累计投入资金3851.79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3481万元,学校自筹资金370.79万元,完成信息化建设、实训室改造提升等28个项目类建设。

创建是手段、是抓手,提升办学质量是目标、是核心。

通过高水平学校创建,教育信息化装备全面更新,监控设施实现全覆盖,为创建省级信息化标杆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焦作市中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

通过高水平专业群创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群所建设的6个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教学使用。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项目在技能竞赛中荣获国赛二等奖;建筑装饰项目荣获国赛三等奖;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被确定为首批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点。新能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及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功申报成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基地……

“双高”创建,共打造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487个,为社会输送近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特别是该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云计算服务赛项(中职组)中荣获三等奖,实现国际赛项历史性突破。

“双高”建设,打造职业教育样板。该校承接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4项具体任务,取得可喜进步,跨入河南省示范校行列。目前,该校开设有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音乐表演、工艺美术等21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造价、旅游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5个专业为省级品牌示范校重点专业;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专业为省技能大赛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群被列入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人才强校 “双师型”队伍育工匠

这是一组该校教师2024年的成绩单:

9名教师参加市优质课比赛,全部获得一等奖;4名教师参加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1名教师顺利晋级,并在省赛中获得三等奖,组建2支队伍参加河南省教学能力大赛,体育组孙天宇、常晓丹、李斌、姬淑晨4名教师代表焦作市入围省赛,并荣获二等奖;


建筑智慧实训基地。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系列交流活动,学校参赛的5名教师全部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3名教师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设计与展示,分别被评为典型案例展示者和案例展示者;

参加全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及省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项目,14名教师被省教育厅新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连续4年获得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奖一等奖,在省班主任能力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个……

学生能否学得好,先看老师能不能教。该校牢牢抓住“双师型”(既有职业从业资格证,又有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为人才发展搭建成长阶梯。全校“双师型”教师总数193人,占专业教师的82.8%,人数、比率领跑全省职业学校。该校付银凤创新工作室被焦作市教科文卫体系统命名为“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该校祁振悦装配式建筑大师工作室主编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概论》校本活页实训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深受欢迎;李晓静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师工作室获得市10万元工作室建设资金。

“双师型”教师精心育工匠。该校先后被认定为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识图等10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和12个专业的考核站点学校,共完成各类职业培训44974人次,组织2376人次学生参加1+X培训,总获证率达95.4%;全省教育系统“两争两创”活动有2个班级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班级”,2名学生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生”。

思政“关键课程”铸魂育人。该校旗帜鲜明地把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学校建设思政课程、教师教好思政课程、学生学好思政课程。教师马良俊、谢欢欢、田袁袁参加2022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作品《哲学点亮人生,慧心见证未来》获得三等奖;王丽娟、申杏参加202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第十七届“文明风采”竞赛统编《思想政治》课本比赛,参赛作品《最美扶贫花》获得一等奖;赵娜代表焦作市高中(中职)学校参加2024年度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获得省级一等奖。

对接需求 职教普教双向奔赴

学校好不好,质量很关键。

看优秀毕业生。艺术教学部邵晨同学2020年以中国戏曲学院专业课第一名的身份被该院录取,2024年毕业后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又考回母校任教;2002级旅游管理2班学生马艳萍,2006年考入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后考取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现任焦作工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是国家高级导游员、国家二级茶艺师技师。

看大赛。该校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4个;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10个、二等奖229个、三等奖131个;市级技能大赛一等奖300余个,获奖率及获奖总数位居全市同类学校首位,占全市获奖比例的一半以上;每年技能大赛成绩稳居全市第一,位列全省第一梯队;是全省技能大赛的承办校之一,承办建筑类和艺术类等专业全省技能大赛,连续5年荣获全市、全省技能大赛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看高考。2018年8月至2024年12月,6年间学校本科过线累计900人,多名学生被中国戏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知名院校录取,喜报连连、成绩喜人。

看管理。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全面开展手机管控,防止手机影响学习,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引入教官参与学生管理,从宿舍管理入手,通过准军事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宿舍纪律、跑操升旗等方面,行为习惯有了明显提升。

就业升学直通。“人人持证+技能校园”,该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动技能大赛全员化,“让每一个中职学生都有一个技能成绩”;“畅通渠道+因材施教”,该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举,形成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直通车”,严格落实高考目标责任制度,实行“巩固苗子生、提升中等生、促进后进生”策略,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分强弱“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保障考生顺利升学。

职教普教融通。该校积极探索多样化办学路径,依托高素质教师队伍,与市外国语中学联合打造高效课堂、高质量普通高中班,在焦作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全市统考中,全市成绩位次与中招录取全市位次相比,提升296人次,提升率98.67%,成为我市办学的一大亮点;开设戏曲表演专业定向培养班,面向小学毕业生,发展地方文化,培养戏曲人才,2024年戏曲六年制专业组织意向生源71人进行了面试,面试合格39人。

产教融合 育才就业无缝衔接

“引企入校”。2024年10月30日,河南省食品龙头企业七若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七若滋校园工厂开工仪式在该校隆重举行,共同打造校园店及企业工厂店,“校中厂”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集实践、创新、创业于一体,育才就业无缝衔接。

“校外有厂”。该校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生直接转为正式工,累计参与生产汽车约15万辆,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约120亿元。

“引企入校”“校外有厂”,仅仅是该校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

产教融合,“服务”市场。该校创新推进“两地”(学校、企业)“两师”(专业教师、企业生产指导师)的“双主体”育人模式,聘任96名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兼课,推进“匹配”市场需求的餐饮客房、钣金喷漆、汽车美容、装饰材料等197个专业实训室建设,把教学内容与市场对接,校企共建“工学交替”合作模式,让学生体验真实职业环境。

产教融合,“服务”企业。该校先后与焦作市南水北调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皓泽电子有限公司、中建六局、河南中安公司、焦作市国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达成实习或合作关系,“订单”培养为企业输送大量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领跑同类学校。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该校与区域产业链深度对接,成为焦作高端装备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理事会理事单位;加入新能源智能网联客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开设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服务本地企业13个,获批国家专利4项,为全面推动焦作地区乃至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贡献力量。

产教融合,“服务”社会。该校切实履行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办学优势,积极面向全体社会劳动者开展家庭装修知识、砖墙砌筑技能等培训活动,万余名人员受益;大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投入30余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实效显著;组织师生参加焦作市“一赛一节”开幕式演出,展示学校形象;开展“支部联支部,党员进社区”活动,惠及2个社区千余名群众;帮助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功获批成为茶艺师等几十个职业(工种)的院校类培训评价机构,被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幼儿照护”等10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和考核站点学校;被教育部批准的多家培训评价组织授予“优秀示范单位”“优秀考核站点”“年度最佳考点”“先进院校”“示范考核站点”“实施标杆院校”“优秀院校”“优秀试点院校”等称号。

立德树人 平安校园文明新风

2月19日上午,该校又迎来一批参观学习“一校一警”经验的外省院校嘉宾。据初步统计,仅2024年前来参观学习该校“一校一警”、平安校园建设的全国单位就有21批次、600多人。

该校在校生近6000人,“一校一警”保障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该校改建“一校一警”警务工作站,驻校干警按照“六五四三”工作法(“六必谈”“五必访”“四必到”“三必知”),与家长结合,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校心理教育教师团队结合,排查出心理危机学生,一人一档建立心理档案,实施校长、副校长、班主任、教师“四包一”制度,护航学生健康成长。仅2024年就提供咨询服务60余人次,开展团体辅导5次,参加学生800余人次,有效提高心理监测预警和危机干预水平;组织教师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家校联合,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平安,让家长放心、社会安心。


最美课间。

平安校园共享共治,该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多层次、全方位建设文明校园:

根据专业情况组织多个学生服务队,进行慰问演出,到企业参观、实践等活动,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人格品质,每年组织新生进驻育林国防教育研学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极大提升学生个人素质。

全面实施劳动教育,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规范在校学习期间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建设学生成长平台,教师、学生会干部、学管人员等可随时随地记录班级、学生成长,实时了解教学部、班级及学生个体的素养与操行表现,动态分析并呈现学校德育工作数据,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工作模式,运用数据分析提升管理效益,为学生和班主任成长提供智慧化的工作平台;

常态化开展“文明行为伴我行”“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尤其对成绩优异的学生重点帮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仅2024年学生申报国家免学费11052人次,申报国家助学金1061人次,申报校内资助48人次,预申请生源地贷款409人,申报国家奖学金7人,申报滋蕙计划39人,掀起了“学习先进,力争向上”的风潮……

走进职业教育的春天,我市规模大、专业多的职业技术学校正在出彩,正在奋勇争先的征程上再创佳绩。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树勋 报道

图片均由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提供

20位“焦作名师”形象惊艳亮相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点击关注 --

总值班:吕正军   统 筹:王 鹏 梁易凝

责 编:王建新   审 核:赵晓晓

编 辑:苗佼菲   校 对: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