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花样越来越多

可冒充公检法类的电诈套路依旧排在榜首

受害者也从之前的年轻人延伸到老年人

甚至还有部分中小学生



如接到自称“警方”来电

称你涉嫌违法

请注意防范!

你可能正在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

真实案例

2月11日下午

13岁的小苗(化名)在家中做作业时

手机突然间弹出这样一条短信

对方发给小苗一个群聊二维码

让小苗找到群里面的“网警”并按要求“洗清嫌疑”

“网警”向小苗提供了自己的相关证件

小苗信以为真,一下子慌了神



得知小苗手机里没有资金

“网警”便要求小苗将其妈妈的手机拿出来

并到一个没有其他人的地方进行操作

于是小苗拿着妈妈的手机躲到了卫生间里,锁上了门

做好这些后“网警”让小苗

将支付宝中的资金分批转到银行卡里

小苗将支付宝中的2万元转到了卡里

随后,“网警”直接让小苗

将其余支付宝中的57万元转到一个公司账户中

小苗也按要求开始操作

但由于金额较大一时没有转账成功



就在“网警”让小苗继续操作时

卫生间外传来了一阵阵的敲门声

“小苗!你拿着我的手机

在里面干什么?快开门!”

小苗的妈妈刘女士发现小苗

一直在卫生间里面躲着

敲门时既不应声也不开门

刘女士顿感情况不对,不停地敲门

小苗也在妈妈的催促下中断了和“网警”的联系

打开门走了出来



刘女士立即查看了手机并拨打电话给其丈夫王先生

王先生这才发现自己手机有两个96110的未接来电

立刻打了报警电话求助反诈警力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得知

小苗偶尔会拿着刘女士的手机

完成学校里的打卡作业

小苗也知道刘女士的支付密码

而刘女士今天的手机上登的是

王先生的支付宝里面共有59万

王先生表示自己是接收到了资金转账的信息

但发现是在支付宝和银行卡之间流转

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当回事儿继续忙工作

直至后来发现手机里

有两个96110反诈中心的未接来电

于是就立马去查看支付宝和银行卡账单

发现有一笔约59万元的转账

到一个公司账户但还未成功转出



为了更加安心

王先生一家立即来到派出所作进一步确认

得知59万还在账户内这才松了一口气

反诈专员向小苗一家科普

这种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

临走之前反诈专员再次提醒刘女士

给孩子使用手机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

并守住相关账户的交易密码

诈骗手法分析

1、获取信任

诈骗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然后冒充公安局、检察院、社保局等公职人员与受害人主动联系取得信任。

2、威逼恐吓

诈骗者会通过严厉的语气,谎称受害者涉嫌参与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要求受害人配合警方调查,并强调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失去判断力。

3、伪造材料

诈骗者可能会通过聊天工具发送伪造的“逮捕证、通缉令”等材料,或者通过聊天、软件视频,向受害人展示虚假办公地点,击溃受害人心理防线,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违法犯罪。

4、资金转移

诈骗者以配合警方调查为由,利用受害者想尽快自证清白、洗脱罪责的心理,循序渐进向对方索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最终达到骗取钱款或盗刷当事人各类财产账户的目的。

吴中意识防提醒您

1.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要求你“电话/QQ视频/微信视频”做笔录的,都是骗子!要求你通话内容“绝对保密”,通过QQ、微信发送“通缉令、逮捕令、调查令”的,都是骗子!

2.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你“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为由,主动帮你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骗子!

3.家长一定要告知孩子:“无论何时,当遇到他人威胁、恐吓时,不要自己解决,第一时间告诉父母或报警求助。”

4.若不幸被骗,立即拨打110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早报警,止损快!

(来源:吴中意识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