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领导、冒充公检法,利用身份获取被害人的信任是犯罪团伙常用的手段。随着全民反诈意识不断提高,犯罪团伙为了逃避打击,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伪装性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通过电话联系当事人,还会直接上门取钱。
黑龙江省鸡西市的王女士就被电话里的假警察深度洗脑,之后对方上门取走了她的全部积蓄22万元。
鸡东县公安局哈达派出所民警 林静文:我们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己被骗。我们问是怎么被骗的,报警人说,她是在家中被骗,有人冒充警察,到家中骗走她20多万元人民币。
接到报警后,民警马上赶到王女士家中了解情况。王女士今年63岁,子女在外地工作,平时就是夫妇俩在家务农。见到民警后,他们马上焦急地讲起了自己的遭遇,民警一听就明白了,王女士夫妇很可能是遭到了冒充公检法类的电信网络诈骗,被骗了22万元。
鸡东县公安局哈达派出所民警 林静文:最开始的时候,犯罪嫌疑人给被害人打电话,说被害人的银行卡出现大额的异地消费,可能涉及洗钱,案件侦办过程中,需要被害人配合。
为了能够尽快挽回损失,平复情绪后的王女士开始配合民警,回忆起更多的细节。
鸡东县公安局哈达派出所民警 林静文:犯罪嫌疑人曾跟她进行短暂的视频对话,她看到犯罪嫌疑人身着警服、佩戴警号、戴着警帽,上面有警徽。
之后,王女士为了配合假警察办案,竟然连续和对方沟通了十天之久。
鸡东县公安局哈达派出所民警 林静文: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说,必须立刻把银行卡里现金全部都提出来,如果不提,可能会被冻结。
十天之中,王女士的日常生活就只有去银行取款这一件大事儿。在这个过程中,假警察让王女士去银行,把名下所有存款一笔一笔提出来,做下一步准备。
鸡东县公安局哈达派出所民警 林静文:她每天向犯罪嫌疑人汇报,今天取款多少钱,今天状态一切正常。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犯罪嫌疑人反馈。
就这样连续十天,王女士在好几家银行,分十笔取出了全部积蓄22万元。
鸡东县公安局哈达派出所民警 林静文:犯罪嫌疑人说,把钱取到以后,会派一个工作人员到家里,取到的现金,要进行扣押。
22万元给了一个陌生人,王女士后悔了,立刻就给属地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打了电话,工作人员让她啥也别干,马上报警。
调查锁定可疑车辆 乘车人却不知去向
虽然王女士报警时间不算晚,但是也足够取款的嫌疑人离开当地了,当务之急是找到取款嫌疑人,把王女士的22万元追回来。于是民警立即扩大搜索范围,发现了可疑车辆。
鸡东县公安局哈达派出所民警 林静文:这辆车停留在犯罪现场附近,时间与犯罪嫌疑人作案进场、离场的时间高度吻合,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这辆车存在很大的作案嫌疑。
可疑车辆的外观比较醒目,是白色与黑色双拼的一辆车,悬挂外地号牌,民警怀疑,这辆车就是取钱的犯罪嫌疑人乘坐的交通工具。
民警继续通过视频进行追踪,只见这辆车沿着331国道,朝着兴凯湖高速口方向行驶,很快就上了高速,方向是邻省吉林。
鸡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刘世成:我们做了两步走的方案,第一就是通过查看车牌号,确定这台车是吉林长春的车牌号,我们立即向吉林警方发动了协查;第二确定是吉林车,我们侦查员也立刻前往吉林开展了调查。
吉林警方很快传来了消息,查明犯罪嫌疑人乘坐的车辆是一个租车行租出去的车。在王女士报警后七个小时,警方锁定了可疑车辆,并找到了当时驾车的司机,但乘车人却不知去向。
根据司机描述,民警确定,那个租车的人正是来王女士家中取款的人。之后,民警赶到德惠市将藏匿的取款人李某抓获,幸好李某还没有来得及将钱转移,民警成功追缴回全部钱款22万元。
鸡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刘世成:李某平时也没有工作,通过境外软件知道这个专业术语叫“车手”,来进行取钱,通过这个来挣钱。
仅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鸡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刘世成: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不会通过网络来进行办案,接到这种陌生电话,一定要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属地派出所进行核实,以免自己的财产损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