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0%,5年期以上LPR为3.60%,均与前期保持一致。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这已经是去年11月以来,LPR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
不过,由于近期央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仍然维持在1.50%,所以LPR继续保持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了35个基点和60个基点,随着LPR多次下降,贷款实际利率明显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已显著降低。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43%,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均处于历史低位。
来源:央行网站
另一方面,去年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景气度显著上升,楼市也出现回暖,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升至5.4%,较上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2025年年初以来,居民消费整体走势平稳,1月信贷、社融等金融数据“开门红”,加之年初两个月的主要宏观数据要待3月合并公布,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
所以从短期来看,LPR再次下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不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LPR继续保持不变,有助于维持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性;有助于减少资金空转和套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减轻中美利差压力,促进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比较关注的降息降准,什么时候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一周前,央行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出,要“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这里的“适时”与“择机”就很讲究了。
2024年5月8日,中建三局的工人在海南临空航空特货“超级运营人”项目施工。新华社资料图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适时”“择机”意味着央行会选择在实施逆周期调节、引导社会预期、调控市场流动性的关键时点发力,实施降准降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工具效果,同时也有助于保留政策空间,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一季度末前后降息窗口有可能打开。“不排除今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是2025年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
董希淼则认为,如果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继续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下行,下一步LPR仍有下降的必要和可能,但下降幅度,市场不可抱有过高的期待。总体而言,下一阶段LPR的变动,需要在“稳增长”“稳汇率”“稳息差”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相比之下,2025年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预计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率5%的隐性下限将可能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将得到更充分发挥。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