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的政治焦虑和山火肆虐的阴郁氛围下,对于左倾的好莱坞而言,颁奖季竞逐的意义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这并非是好莱坞首次置身于如此糟糕的情境。2017年,探讨种族和性少数议题的《月光男孩》意外夺得最佳影片奖,反映了好莱坞对特朗普政府普遍的反抗情绪。


《月光男孩》

八年后的颁奖季,电影依然是焦虑情绪与矛盾心态的文化回应

你能看到《粗野派》里的自由女神像倒挂着,无法对远道而来的移民许下任何承诺;《艾米莉娅·佩雷斯》里毒枭低声诉说着接受性别改造手术的愿望,寻求灵魂的救赎;《阿诺拉》里美国脱衣舞娘与底层保镖的另类联盟,去追逐俄罗斯富二代;

《魔法坏女巫》与《秘密会议》则更加直白、更具有娱乐性,前者是有色皮肤的异类女巫反抗独裁者的寓言,后者是最古老最严肃的宗教选举选出最不合适的继承人的荒诞闹剧。

这些影片聚焦阶级、性别、种族等问题,将模糊的黑暗与微弱的希望交织在一起。

它们才是颁奖季最重要的表达。


《秘密会议》

这个颁奖季另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对年长女演员的表彰。《某种物质》《最后的舞女》中充满阅历和智慧的角色足以让黛米·摩尔和帕梅拉·安德森摆脱电影产业对年轻美貌的固有期待,彰显女性职业生涯的深度与韧性。

而第一位跨性别戛纳影后卡拉·索菲娅·加斯孔(《艾米莉娅·佩雷斯》),第一位巴西金球奖影后费尔南达·托雷斯(《我仍在此》),还有身为酷儿的辛西娅·埃里沃(《魔法坏女巫》)与犹太裔女演员米奇·麦迪森(《阿诺拉》)共同角逐影后,展现着好莱坞一贯高扬的多样性精神。

然而,多样性并未完全摆脱争议,这些在银幕上发出的少数群体声音,究竟是针对少数群体的保护性讨论,还是无意间加剧刻板印象,也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辩论。


《艾米莉娅·佩雷斯》

3月3日,今年奥斯卡获奖名单就将揭晓。

在那之前,先和大家聊聊本届颁奖季的基本情况。

女王归来,创造历史

一位沉寂多年的过气明星,接演一个与自身经历相呼应的角色,并非为了自我吹嘘,而是打破过去光鲜亮丽的银幕形象,重塑新的表演内核,这便是好莱坞颁奖季永远不会厌倦的“巨星回归”叙事。

62岁的黛米·摩尔凭借《某种物质》获得金球奖音乐/喜剧类影后,在获奖感言中回顾了自己45年的演艺生涯。摩尔曾在上世纪90年代拿过好莱坞女演员最高片酬,今年却是首次进入颁奖季,首次以演员身份获奖。


黛米·摩尔获金球奖

片中的伊丽莎白因不满于自我外表而付出惨痛代价,戏外的黛米·摩尔却凭借不满于“爆米花演员”的标签逆转命运,赢得迟来的行业认可。“巨星回归”的魅力正在于此,表彰的不仅仅是表演,而是共同创造神话,足以让摩尔成为今年奥斯卡影后的头号种子。

倘若摩尔最终问鼎,她将成为该类别历史上第六年长的获奖者,足以彰显老年女演员的价值与韧性。不仅如此,这还将是恐怖片表演在奥斯卡里程碑式的“上桌”,无疑也是对2024年恐怖片大放异彩的表彰。


《某种物质》

曾登上《花花公子》封面的,今年差一点儿入围奥斯卡影后的帕梅拉·安德森也讲述了类似故事。57岁的她在《最后的舞女》中饰演一名赌城艳舞女郎,年老色衰离开舞台,却最终从羞辱与崩溃中拿回生活的主导权。


帕梅拉·安德森在《最后的舞女》中

三年前有一部消费帕梅拉·安德森个人经历的Hulu剧集《帕姆与汤米》,《最后的舞女》的故事可以视作有力回击。尽管成片平平,但仍体现了一代女演员的励志精神。


Hulu剧集《帕姆与汤米》

最大“反派”,被骂到底冤不冤?

“看见卡拉·索菲娅·加斯孔输了我就想笑,怎么办?”类似文字在推特上迅速破了百万浏览量。而卡拉在金球奖上输给黛米·摩尔后撇嘴的表情包更是全网疯传,她过去从未受过如此高的关注。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墨西哥肥皂剧演员,此前最有名的角色还是十年前演的一个反派,年近半百时,终于决定追求本心,完成性别转换,隐退于家乡西班牙。2023年,法国名导雅克·欧迪亚突发奇想,决定拍摄一部墨西哥毒枭变性成为圣母的奇情电影,如此奇葩的设定倒是非常符合卡拉的经历。


《艾米莉娅·佩雷斯》

卡拉在《艾米莉娅·佩雷斯》里有雌雄两面,不同性别的特质奇妙地在她身上流动,浑然天成,这是非常讨欧洲观众喜欢的表演类型。所以,卡拉能成为戛纳影后(之一)也并非没有道理。

但跨性别演员究竟应该算在哪条表演赛道,值得讨论。在因《艾米莉娅·佩雷斯》走红后,她因跨性别身份而招致的谩骂几乎在意料之中。


《艾米莉娅·佩雷斯》

接下来,影片因墨西哥文化细节上的错误遭到持续声讨,这笔“文化挪用”的账也同样算在了卡拉身上。许多人质疑:你是西班牙人,凭什么敢公然代表墨西哥文化?

于是,一边是南美沸反盈天的骂声,一边是欧洲观看人次再创新高,《艾米莉娅·佩雷斯》在社交媒体和流媒体的热度节节攀高,收获的奖项也越来越多,Netflix为此营销得越发卖力,骂声越高,删评越多,卡拉回应得也愈发激烈,几乎每一条有关颁奖季的英语新闻下都是一场场西班牙语骂战。


《艾米莉娅·佩雷斯》剧组在金球奖

在颁奖季最后关头,已经拿下四大风向标全部提名的卡拉,借《好莱坞报道者》放话,“已经准备好接受罗琳女士的下一步批评了”。

不过,近日卡拉决定退出《艾米莉亚·佩雷斯》的奥斯卡颁奖季公关宣传,不再出席洛杉矶的颁奖季活动,希望减少因自身争议而对影片产生的舆论伤害。

现在的问题是:奥斯卡准备好了提名,那么世界准备好了吗?


卡拉·索菲娅·加斯孔凭《艾米莉娅·佩雷斯》获得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奖

巴西人民警告:不给托雷斯奥斯卡,后果很严重!

“美国有泰勒·斯威夫特,巴西有费尔南达·托雷斯。”《综艺》如此评价首个巴西金球奖影后。令美国媒体震惊的不仅是“惊天逆袭”——外国演员击败安吉丽娜·朱莉、妮可·基德曼和凯特·温斯莱特等一线女星,更有托雷斯在巴西社交媒体上的超强号召力。


费尔南达·托雷斯与母亲费尔南达·蒙特内格罗

巴西人民对《综艺》的评价并不买账——托雷斯无需对标任何美国明星,她就是最伟大的演员,不仅与母亲费尔南达·蒙特内格罗(因《中央车站》1998年获封柏林影后,1999年提名奥斯卡影后)一同奠定了巴西演员在世界影坛的至高荣誉,还因为亲和的形象成为年轻人最爱用的梗图人物。

托雷斯的胜利,象征着《我仍在此》这样聚焦巴西历史的本土文艺片也可以击败强势的好莱坞电影,而托雷斯在《吉米·坎摩尔秀》上以优雅的姿态挖苦主持人的文化傲慢,还为巴西人出了一口恶气。


《我仍在此》

以目前巴西人的气势来看,如果托雷斯未能当选奥斯卡影后,他们会告诉美国人,巴西人不仅能攻占球场和议会,还能围攻奥斯卡颁奖典礼。

托雷斯在金球奖之外的其它“风向标”评奖中并无斩获,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在奥斯卡的竞逐中毫无胜算。洛杉矶山火令奥斯卡提名投票延迟,恰好赶上了《我仍在此》在纽约和洛杉矶上映的日子,金球奖上的胜利也让本片成为学院会员的重点关注对象。

眼下各大美国媒体铺天盖地盛赞这部差点被他们错过的沧海遗珠,并特别称赞托雷斯精湛的表演。这一切足以在最后时刻改写原本的影后竞争格局。


托雷斯获金球奖

星二代,比裙带更比演技

在今年颁奖季中,有三位“裙带宝贝”(Nepo Baby)

最亮眼的是在《秘密会议》里饰演老修女的伊莎贝拉·罗西里尼,虽然在片中出场时间不多,但她可是英格丽·褒曼和罗贝托·罗西里尼的女儿,就算有人对她颁奖季强行捆绑父母颇有微词,可拥有如此传奇的父母,谁能做到绝口不谈?

眼下当人们悼念刚刚辞世的导演大卫·林奇,自然也会联想起林奇的这位前女友,想起她在《蓝丝绒》里的耀眼夺目。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在《秘密会议》中

杰米·李·柯蒂斯是珍妮特·李和托尼·柯蒂斯的女儿,她出演的《最后的舞女》可谓“星二代组团”,导演吉娅·科波拉是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孙女,另一名女配角演员比利·卢尔德则是凯莉·费舍尔的女儿。

洛杉矶山火当头,作为“好莱坞之女”的杰米·李率先捐出100万美元赈灾,凝聚好莱坞精神刻不容缓,因而狂刷演员工会好感。她因《最后的舞女》获得了演员工会奖和英国学院奖提名,再获奥斯卡提名,甚至在《瞬息全宇宙》后再拿一个小金人也不是不可能。


杰米·李·柯蒂斯凭借《瞬息全宇宙》获奥斯卡最佳女配

玛格丽特·夸利虽然没有最终获得奥斯卡女配角提名,但她已经凭《某种物质》获得了很多评委的好感,这并不因为是她是谁的女儿——相比之下,她的母亲安迪·麦克道威尔知名度没那么高。


玛格丽特·夸利在《某种物质》中

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当地时间3月2日晚(即北京时间3月3日星期一上午)举行,静待那时见分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