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学期之计在于新学期最初的3周。

新学期伊始,处于适应学校生活阶段,学习难度不是很大,作业任务不是很多,放学也更早一些,正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习惯不在多而在精,抓好3个习惯,就能培养“学霸体质”,让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写字规范认真

字是孩子的第二张脸,是随时拿得出手的优势,是收获自信的法宝之一。

工整美观的字体,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会被扫描仪精准识别,是在最大程度上拿到高分的利器。



孩子写一手好字,现在就能体会到它的好处,是作业本上的小花、小星星鼓励,亦或是A+、100分的评价,是班级里、家长群里优秀范本的展示。

这些都是孩子开心一整天的密钥。

在小学阶段养成写好字的习惯,形成肌肉记忆,受益一生。反之,写不好字,在需要时再想改就要花费双倍、多倍的时间覆盖原有的坏习惯。

但是要想写好字,却是一段很难受的历程。

就拿我家孩子来说吧,一年级下学期,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敬畏之心有所减退,工整认真程度有所下滑,开始追求速度放弃质量,对比来看,作业本上的字没有一年级上学期那么美观。

要求他按标准修改,又是极大的不情愿,扭着身子皱着眉头,如临大敌。

好在,这个年龄还不至于太自我,只要认识到写好字的愉悦感大于写不好字的挫败感,就可以放下成见,鼓起勇气,克服浮躁,继续修正。

每天的学习任务不是很多,一般是写完课后6个左右的一类字,每个字大约要写10个,一共写60个字,耗费的时间可控。

在写字之前,我会让孩子先观察字形,整体呈什么形状,起笔在哪里,收尾在哪里,笔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然后再下笔写。



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孩子一开始并没有能力写的很完美,那就需要示范、纠偏。

在他的本上写一个规范字,擦掉,让他按照刚才的样子写一遍,基本上写个两三遍也就有模有样了。

比如,“么”字的重点:

第一笔“撇”,起笔在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中间,到横中线甩尾巴。

第二笔“撇折”,起笔在横中线上方和竖中线靠右一点,倾斜向下和“撇”的尾巴上下对正时转折向上,角度不要太大,和“撇”的起笔上下对正时收笔。“撇折”撇的部分和第一笔“撇”保持平行。



比如,“青”字的重点:

第一笔“横”,起笔对齐竖中线上半部分的中间,中等长度。

第二笔“横”,摆在第一笔和横中线中间部分,最短。

第三笔“竖”,起笔在竖中线上,略高于第一笔,穿过两横的中间部分,收笔在横中线上方。

第三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长横,是三横中最长的横。做到三横平行等距,等距就是两横之间的距离相等。

上半部分就像一个正三角。

下半部分的宽度和第二横相等,高度和上半部分整体相等,中间位置和“竖”上下对正。



写好了一个“青”字,后面的晴、请、清自然就写好了。

这样写字,开始会花较多的时间,但掌握了要领,做到举一反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后续会越来越快。

限时完成作业任务

考试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试卷,没有回旋的余地,写作业也要像对待考试一样限定时间,在考试时就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不会紧张,轻松应对。

限定时间写作业,还会帮助孩子养成在一段时间内专注做事的习惯,写作业的效率格外高。那些拖拉磨蹭、磨洋工的现象不复存在。

在整个假期里,孩子在数学小练习时,一直采用限时10分钟的方法,效果颇好。

他会在这10分钟内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迅速答题,基本都在六七分钟以内完成,每次快速完成任务,他都很有成就感,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开学后,遇到的数学小练习也是10分钟的题量,依然采用限时10分钟内完成的做法,他已经能5分钟内完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为此非常自豪。



10分钟只是一个参考,要根据实际题量估算一个时间,在预设时间内完成就是胜利。初次失败也没关系,慢慢总结经验,总会找到最佳时间段。

另外,孩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遇到难题担心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出现焦躁情况,想临时调整时间。

这样做不可取,难道考试时会给多余的时间解决难题吗?

如果遇到难题,一时没有思路,可以像考试一样先跳过去,做后面的题,等做完后再回头读题、画图、思考、答题。

谁也没有规定每次做题都要保证正确率百分百,只要在写作业过程中处于心流状态就是好样的。



运动作为写作业的放松活动

写作业不是一味地写,一定要有放松时间。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左右,每日消耗的能量却占总支出的20%。



如果长时间写作业,孩子的大脑就会因为消耗能量过多而怠工,思维跟不上,再写作业效率低下。

小学生的专注力时长也极为有限,一二年级为15-20分钟,三四年级为30分钟,五六年级为40分钟。



所以,不能一直让孩子的大脑吃苦受累,过多使用都是无效的,要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

按照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学习时段的间隔为5-15分钟,记忆效果最好

可以休息10分钟左右。

休息时干点什么呢?

最佳方式是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动,让更多血液流到大脑,为大脑补充更多氧气和营养,使大脑细胞活跃起来。

对小学生来说,可以安排1分钟计时跳绳,既能放松心情,又能为体测做好准备,一举多得。



我们家的安排是,写作业前跳绳一两次,写作业中间跳绳一次,孩子进步神速。

即寒假跳到110个之后,又先后突破了114个、124个,得满分十拿九稳。

这种进步速度让孩子倍受鼓舞,认识到日积月累的重要性,意识到努力就可以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越来越有自信。

教育专家说:拉开孩子差距的从来不是智商,而是关键期培养的核心习惯。

新学期这三周,就像播种前的松土施肥期,多花费一些精力培养习惯,期末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是@凝妈悟语
家有两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读12年后重新出发
分享学科学习、阅读、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