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小档案


琚锦瑞

桐城中学2024届高中毕业生

高考成绩714分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学习经历篇

回首高中三年的学习经历,我感慨万千。这三年来我经历了许许多多,提起笔来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那一节节课程、一堂堂晚自习、一次次模拟考试,在我眼前一一浮现。我想,我还是从刚步入高中说起吧。

刚经历中考的我,在中学里并不是最优秀的那几个,名次大概是在全校二十名左右。当时,在我看来,清华、北大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踏入其校门,只知道这是中国最高学府,只知道每位学子都在竞争着宝贵的名额,只知道比我强的高手大有人在。然而,开学后的一次考试,我竟然在学校名列前茅,这使我异常惊喜,同时信心也得到了提升。但接下来的几次测验中,我又几乎退回了刚入学时的位次。沮丧之余,我不禁开始反思自身出现的问题:为何自己的优秀成绩只是昙花一现呢?我积极向身边一直保持优秀的同学学习,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学习习惯心不够沉。从那时开始,我就努力让自己在学习时全身心投入进去,于是从高一下期末开始,我的成绩就得到了不错的提升。

在接下来的寒假中,我汲取了自己进步的经验,并且继续将其贯彻。简单来说,就是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果然,开学后,我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次不再是“昙花一现”,接连几次,我都能保持自己的位置。一直到高三上学期,虽然有时的状态波动无法避免,但前三名一直保持,同时在各校大联考中也一直能名列前茅。其中最重要当属高三上学期末的九省联考了。九省联考的结果过了很长时间才公布,我的成绩是被屏蔽的,这意味着什么无需我多言。在教育部组织的这场宝贵考试中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我逐渐意识到“清北”不再隐藏于遥远的雾霭中,而是逐渐变得清晰可感。

正当我士气高涨地迎接最后一学期的冲刺时,不承想,挫败接连向我袭来。高中的学习生涯充斥着劳累与压力,而在最后阶段,劳累和压力达到了顶峰,对我来说,这也是最深的低谷。每天的复习、训练、检测,每晚在灯下奋战到深夜,结果却是联考成绩的下滑,并且连续多次失利。我开始自我怀疑,怀疑自己学习状态有问题,怀疑自己题目刷得不够多,考试时做不到快而准,甚至怀疑自己能力不够,与联考第一名相差几十分。老师们看到我整天没有精神,面带愁容,都主动找我讨论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班主任也开导我不要因为一时的考试丢失信心。我的父母也一直陪伴在我身边,默默地支持我。比如在某次市级联考前,我做了充足准备,也格外重视,然而最终还是大失所望。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后,我愤怒地把笔筒中的笔丢进垃圾桶,趴在床上不想起身,眼前一片黑暗,这时妈妈走来,静静地捡起垃圾桶中的笔,重新放好,又轻轻拍着我的背。冷静下来后,我为自己过激的行为而感到羞愧,从此下定决心,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拼尽全力走下去。

高考到来,紧张是无法避免的,但从考场回来后看到坐在饭桌前的父母,在校门前(我在本校考场考试)接受老师的鼓励,我心中的忧惧消融了不少。“不管你最终考到哪里,我们都已经很满意了,你是我们的骄傲。”父母在高考第一天的晚上握着我的手对我说,我几乎抑制不住涌到眼角的泪水,很庆幸最终我能取得一个傲人的成绩。

最后我想说,我来自一座小城,而大多数高中生和我一样,可以称为“小镇做题家”。我们努力学习,迈入更高的平台,一步步跨越鸿沟,一步步提升自己。每个人的具体条件不同,请不要灰心,前方路长,只需问心无愧,做好自己。

学习方法篇

1.重视基础

对于高考来说,基础绝对占据主要地位,当基础题的分数能够拿得比较全时,就已经超过很多人。而且,基础知识是进行拔高的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扎扎实实掌握基础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才能保证难题的正确率及解题速率。就比如数学,如果解方程都不熟练,那么遇见大题其中一个步骤是解方程时,很容易卡壳或者连带接下来的步骤出错。因此不要看不起那些简单的习题,将每道题目认真对待,不疏忽不大意方可练就解题“绝技”。如果一味好高骛远,可能得不偿失,就像考试时在简单题上失去较多分数一样,令人惋惜。

2.对点练习

刷题字面上强调题的量,但同样重要的是做题时的“质”。首先,我们可能会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就比如有些理科生反感语文的主观题,这时候他们往往会在语文作业上持应付的态度,保量不保质地刷题,看到写了好几页,得到了心理安慰,但质量没有得到保证。只有在做题时持有一颗对题目负责任的心,才能在做题中使自己得到较大提升。其次,做完题要学会汲取答案的智慧。如果对答题思路不加以学习,同类题型做一万遍还是自己的那一套,谈何进步?答案可以给我们指明下次做题的方向(但也不能完全拘泥于答案,有时可能有更优解)。最后,找到自己感觉薄弱的地方,加强练习强度,努力修补漏洞。

3.正视错误

在三年高中学习中,免不了在做题时犯各类错误,有时候我们可能将错误归结于粗心、看错题等低级原因,但很多时候这并非是在正视错误。为什么会粗心,是不是有思维定式?为什么看错题,是不是做题节奏没把握好......找到实实在在的犯错原因并努力纠正,改进自己的做题习惯才是正确的做法,而不是置之不理。此外,我们还可以摘录错题,不求凡错必记,当你认为这个错误很重要且典型时,就可以记录下来,隔一段时间翻出来看一看,思考思考。

4.勤加积累

对于理科生来说,积累在语文、英语这两门科目上尤为重要。不仅是掌握书本上的东西,还需要额外拓展,如英语阅读常见词汇、作文亮点单词短语,语文的作文素材、文言词汇、名著知识等。这些知识无法“速成”,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积累,甚至记住后也会淡忘,需要反复巩固、不断强化。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考场上才能从容淡定。


琚锦瑞和母亲在一起

(琚锦瑞口述、记者徐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