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兴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八周年。日前,兴业资管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强接受福建日报专访。他表示,新征程上,兴业资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扭住服务“新福建”建设目标不放松,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以更大力度践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贡献应有之力。

福建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围绕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把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融入各项工作;围绕助力金融强国、金融强省建设,兴业资管有哪些做法和体会?

陈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作为福建省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兴业资管始终坚持党对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定位,紧紧扭住建设新福建目标,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一是坚持党委“把方向”,切实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只有坚持党对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不折不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兴业资管党委举旗领航,坚持政治引领把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思想铸魂把方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福建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巨大合力;坚持战略落地把方向,紧扣“服务福建,服务集团”中心任务,打造“集团内外结合、表内外结合、商投行结合、逆顺周期结合”业务模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司各项事业发展优势和保障。

二是坚持党委“管大局”,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只有坚持党对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扛牢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职责使命,充分发挥逆周期救助功能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兴业资管党委加强统筹,聚焦重大决策管大局,把党的建设写入公司章程,以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为重要抓手,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聚焦重大责任管大局,把班子集体责任和党委成员个人“一岗双责”统一起来,既善于发现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廉洁从业、意识形态、信访稳定等影响大局的风险,又主动防控风险、化解风险,有效维护企业稳定大局;聚焦重大任务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专营化发展,全力参与问题房企风险化解、违约债券收购、国企改革、破产重整、实体企业纾困、市场化兼并重组等,锚定重点难点,上下齐抓共管,奋勇担当作为。

三是坚持党委“促落实”,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只有坚持党对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找准方式方法注入金融源头活水。兴业资管党委胸怀“国之大者”,提振道路自信保落实,顺应“投行化经营、数字化赋能”行业发展趋势,深耕区域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加快僵尸企业出清,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振人才队伍保落实,科学选才,守好政治、能力、作风三道关卡;精心育才,建好党建、科技、业务、风控、领导力“5+N”培训体系;灵活用才,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激励与约束同步进行,人才驱动、专业作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振政治生态保落实,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常修爱岗敬业事业心、奋发有为进取心、风雨同舟感恩心、廉洁自律敬畏心,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风清气正为实体经济办好事、办实事。

福建日报: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作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兴业资管如何拓展不良资产处置新思路、开辟不良资产处置新路径;如何依托主业优势与“金融稳定器”作用,对焦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发挥逆周期金融救助功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陈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增多,呈现回升向好基本态势,但也面临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作为不良资产经营处置和风险化解的专营机构,兴业资管持续探索防范化解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重点领域风险的有效路径和业务模式,努力为建设新福建贡献“兴业力量”。

多措并举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宏观经济运行下行、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区域中小银行风险突出。兴业资管深入开展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路径研究,加强与地方政府、监管机构沟通对接,厘清思路、分类施策、灵活介入,落地一批实践案例。例如,紧抓金融不良资产收购、问题企业纾困两大工具,通过“打包、打折、打官司”打通某农信系统不良处置“阻梗塞”,助其消除信贷违约风险,防止资产质量劣变;通过“个贷不良批转”收购某农商行个贷抵押类资产,合理定价、充分竞争、合作共赢;通过“收购+反委托”推动某城商行、某股份制银行化解处置不良资产,快速减轻不良资产包袱,修复风险抵御能力,腾挪信贷投放空间。目前,我们累计收购中小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规模超百亿元,处置约62亿元。

靶向发力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房地产既是实体经济的重要部分,又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要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必须大力化解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防范风险蔓延至投资、消费、财政及民生等领域。兴业资管找准房地产项目纾困核心点,依托股东兴业银行的集团渠道和综合金融优势,建立健全地产纾困敏捷机制,用足用好“债权+股权”“金融+产业”工具箱,通过风险隔离、重组纾困、资源整合等经营策略积极介入底层资产具有较好开发价值的房地产项目,赋能AL、SS地产等一批“保交楼”“保民生”工程落子生花。2024年5月,借势新“国九条”,兴业资管积极参与DHYP项目破产重整投资,盘活闲置土地、提振购房信心,稳定市场预期。2024年11月启动预售以来,DHYP项目去化率已达55%;项目已售商品房实现交楼办证,长期拖欠的工程得以结清,有效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

福建日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近年来,兴业资管紧扣福建省属企业定位,立足地方AMC功能属性,深耕不良资产收处主业,持续多元为福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请您谈谈具体有哪些创新实践?

陈强:作为我省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功能主体,兴业资管扎根八闽,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紧紧围绕我省“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困境企业”维稳需求,与时俱进、深耕细作不良资产收处主业,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开足马力、不遗余力。

从策略看,坚持提前谋划、主动行商,精准对接上游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坚持逢包必看、择优竞包,提升反向组包主动性与估值定价精准性;坚持互信共赢、以客引客,积极募选下游投资人,持续构建特资经营生态圈;坚持分层分类、线上线下,打好资产推介“组合拳”,多措并举提升处置效率;坚持多点发力、综合施策,借力“破产管理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试点收购”“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试点收购”等业务资质,找准化解处置着力点。从成效看,成立至今,兴业资管累计收购省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债权总额近1000亿元,累计处置债权总额超500亿元,惠及困境企业近千户;近三年成功中标省内一级市场不良债权包35个、涉及债权人近200户,市场占有率排名区域前列。

近年来,在做大“打包、打折、打官司”传统业务的同时,兴业资管积极引入创新因子,在业务品种、业务模式上励精更始,除上述讲到的“收购+反委托”“个贷不良批转”“破产重整投资”,还依托“收购+重组”、不良资产法拍配资、股权投资、另类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两资两非”剥离压降等做强“乘数效应”,服务我省海洋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专精特新”提升工程以及一批地方国企、城投公司、科技企业等,盘活存量、带动增量,助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福建日报: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兴业资管成立八周年。据了解,站在新的起点上,兴业资管将开展“管理深化年”专项活动。请您谈谈,兴业资管如何以“管理深化年”专项活动为抓手,积极应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夯实管理、赋能经营,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贡献力量?

陈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多次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就具备逆周期调节特性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法合规经营,是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为更好地统筹发展“第一要务”与安全“头等大事”,兴业资管秉持“风控为本”“合规致胜”理念,顺应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强监管、严监管态势,制定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三年计划”,即2023年“管理提升年”,2024年“管理强化年”,2025年“管理深化年”,从严从实从快补齐短板弱项,强基固本、行稳致远。

从管理提升到管理强化,我们紧盯“基层员工、基础管理、基本制度”三个维度,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明确执行标准,贯通内控检查、审计问责、纪检监督,夯实合规内控基石;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深化“清廉兴业”文化建设,将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纳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脚踏实地做到“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

八年同舟共济、砥砺前行,我们已经打造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管理体系。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也是兴业资管成立八周年。“八”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繁荣与兴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循序渐进启动“管理深化年”专项活动,紧扣“深化全面风控、深化双向互动、深化基础管理”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提升行动力,比学赶超,勇争上游。

深化全面风控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夯实“三道防线”,制定体系化展业指引和业务标准,完善新型业务模式;丰富风险监测手段,加大重点项目投后管理力度;优化内控检查安排,加大查后整改与跟踪问效力度;加强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强化问题线索分类研判与精准处置。

深化双向互动方面,我们将进一步释放前中台平行作业活力,挖掘更多场景推动中台部门下沉一线、靠前作业、参与交易方案设计论证,提高尽调审查质效;进一步细化项目审查落地总结复盘机制,通过回顾反思、比较分析、总结提炼、查找不足、汲取教训等,提高项目批复后评价质效。

深化基础管理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基层管理制度,梳理应知应会清单、负面行为清单,编印内部控制检查、警示案例教育手册等,促进基层员工履职更规范;进一步严明问责督导机制,强化问责结果与评优评先、职位晋升、业务授权等综合运用,促进基层员工履责更明晰;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模块,借助数字化技术加速数智化能力建设,促进基础管理水平增长。

来源:兴业资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