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市消保委召开特邀志愿者座谈会。市消保委主任方惠萍与胡卫、柴俊勇、张兆安、张道根、赵丹妮、袁斌、徐建民、陆晓栋、张忠玉、陆民、陈永弟、吴孝明、邢冬生、胡光等特邀志愿者,围绕2025年3·15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新一年消保委更好发挥在提振消费信心、扩大国内需求、增进民生福祉中的作用,进行了交流探讨。市消保委秘书长、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市消保基金会研究室主任钟民出席座谈会。
方惠萍充分肯定了市消保委特邀志愿者3年来融入和推进消费维权,参与消保调研、监督评测、研讨宣传等所作出的努力,对特邀志愿者持续为消保事业谋划发声表示感谢。她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牵动千家万户、关乎百姓福祉,是事关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消保委作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定公益组织,所做的工作一定要立足本职、服务民生,贴近消费者和经营者,说“接地气”的话,干“接地气”的事。她强调,消保委在新一年要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和桥梁纽带作用,广泛集聚包括特邀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各方优势和能量,围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服务民生积极作为。她希望各位特邀志愿者能够结合专长继续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光发热,共同为上海消费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
与会特邀志愿者紧扣当前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际,围绕“好产品带动消费新需求”“好环境推动消费新发展”为上海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从优化消费和营商环境的方法举措、强化对消费现象背后规律性的研究探讨、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新问题的调研分析、创新宣传引导的方式手段、借力新科技增强消费诉求保障的能力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胡卫(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届上海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拉动民营经济是提振消费的重要环节,要关注多层次消费需求,要更多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帮扶草根企业,重视技术创新、文化创新,推动消费供给端的创新、持久、稳定发展。
柴俊勇(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法学家企业家联谊会会长):
做好消保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围绕群众不同的消费需求特点,不断推进消费领域的社会建设、基础治理,紧扣上海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积极作为,持续提升工作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张道根(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人民群众最稳定、最持续、最不可更改的需求。加大对服务类消费的重视与保障,是未来消保工作的重要课题。
赵丹妮(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对外友好委员会主任,中国福利会原党组书记、秘书长、执委会副主席):
消保委要更好发挥平台功能,做好伴手礼等特色评选活动,分类、系列化开展系统评测,形成聚集效应、提升评选权威性,以好产品带动新需求,助推消费提质升级。
陆民(市人大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
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更多更好地发挥特邀志愿者专长,通过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形式集思广益,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吴孝明(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评委会副主任、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目遴选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
提振消费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激发消费活力。当今消费生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要加强对新消费的分析研判,重视民生保障领域的基本消费需求,从供给侧推动产品创新,以好产品带动新消费。
邢冬生(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东方品牌文化发展促进中心顾问):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拉动消费,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张兆安(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民建上海市委原副主委,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县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
伴手礼和大讲堂已成为消保委工作的亮眼品牌。做好新阶段消保工作,要回应消费需求,细化伴手礼评测,创新活动内容;要增进话题研讨,加大对消费趋势性热点问题的研究力度。
袁斌(第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常委):
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对“预付卡”治理等多方关注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对策研究,引导科学消费、增强消费信心。
徐建民(第十三届市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
消费环境应该纳入广义的营商环境。提振消费要将服务类消费的发展作为关注重点,要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引导与维护,不断夯实消费基础建设。
陆晓栋(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市人大法制委原主任委员):
面对消费发展的新形势,要处理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保护经营者合法利益之间的关系。新的一年,希望消保委紧扣上海消费实际,推出更多消保实事好事。
陈永弟(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静安区政协原主席):
“好产品”“好环境”相辅相成,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做好新形势下的消保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激发消费的潜在需求,监督引导企业自律,打造良好消费环境。
张忠玉(上海法学家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原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提振消费的关键是提振信心,要加大消保法治宣传,建议借助“提振消费·维护权益”大讲堂的平台,举办企业、群众、专家多方参与交流讨论的专题活动,面对面解疑释惑,让消费更放心舒心。
胡光(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主任、第十三届市政协常委、第一届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
新一年消保工作要更多关注文旅消费、体育消费,加强对平台经济的规范引导,要积极借力新科技,更好发挥AI在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