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探索最有温度、最有热度的服务。自2022年至今,漯河市召陵区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积极探索“四位一体”服务模式,精准送达工会的温暖与关怀,稳稳托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了新就业形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精准服务,彰显“新”关怀。依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现实需求,召陵区总工会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暖心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工会伴您·益路同行”与“四送”活动,有效拉近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距离。2024年开展多项关怀活动,为500名新入会货车司机送上专属爱心礼包;对5名货车司机实施3万元的大病救助;慰问100名特殊群体人员,给予每人价值700元的物品及慰问金;为快递员和货车司机发放价值5000余元的防暑降温物品;为货车司机提供600条棉被,并为1076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价值600元的健康体检卡等,持续精准服务彰显出工会组织的“新”关怀。

多元赋能,激发“新”潜能。召陵区总工会多元赋能,开展多项技能竞赛和文体活动,激发“新”潜能,为职工开拓成长空间。2023年举办区快递物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2024年承办漯河市邮政快递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以及第五届全国(漯河)卡车驾驶员安全技能大赛,吸引数百家企业职工参赛,充分展现职工的高超技艺,激发其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还在新就业形态职工健身驿站举办首届“申通杯”召陵区“新”BA篮球赛,进一步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织密架构,筑牢“新”基础。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灵活且组织松散的特点,召陵区总工会大胆探索建会入会新模式,最大限度把货车司机、快递员等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借助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力量,成立快递行业、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将分散的从业者纳入工会体系。探索推行集体登记入会、流动窗口入会、职工沟通会现场入会等方式,利用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一键入会通道,最大限度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目前,已建立18家新就业形态工会,发展会员5000人。

强化阵地,凝聚“新”力量。积极打造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体阵地,提升服务效能。2023年,投资10万余元建设“司机港湾”,面积220平方米,有培训、休息等区域,提供多种基础服务,还配备书架报刊,传播党政方针。2024年,投入近200万元建设新就业形态职工健身驿站,面积2000平方米,涵盖多种运动场地和功能区,服务周边物流货运企业万余名职工;申通智能化驿站作为其一部分,设有维权、招聘等专区,全天候服务户外劳动者,温暖“新”群体。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李萧伶)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