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涵成功接受治疗
今年春节除夕(1月28日)夜,四川绵阳10岁女孩涵涵(化名)突然出现头晕并逐渐失去意识,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绵阳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为涵涵成功实施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并于近日出院。 主治医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最危险的类型,无法及时识别时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医生提醒,心肌炎发病前常表现为类似感冒症状。如果孩子感冒后有面色苍白、神萎、晕厥、心慌胸闷、胸痛、四肢厥冷、少尿或无尿,需高度警惕,立即送医。
10岁女孩被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
ECMO重启“生命之门”
除夕夜,10岁女孩涵涵被家人紧急送往绵阳市中心医院,打破了该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宁静。
家属介绍,涵涵在入院前两天就开始出现头晕、胸痛和胸闷的情况。入院前3小时,涵涵又出现头晕,并渐渐失去意识,脸色苍白,手脚冰凉,这种情况持续了6分钟,恢复意识后家长将其送到医院急诊。
到达医院后,儿科医生立即判断出涵涵存在“重症心肌炎”的风险,于是被送进了PICU。涵涵的父母说,现在孩子10岁,体重35kg,平时营养很好,身体一直很健康,没有特殊疾病史。
▲医护人员密切监控涵涵的病情
入院后10小时,涵涵病情急转直下,出现了心律失常,心跳逐渐放缓,面色呈现紫绀,意识逐渐丧失。医院迅速组建了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经深入讨论和评估,最终决定对涵涵实施ECMO治疗,以期挽救其生命。
2月20日,主治医师介绍,涵涵在接受ECMO治疗后的第12小时,发生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多学科诊疗团队深入讨论后决定为其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同时,儿童监护室为涵涵精心制定了每日的诊疗计划,4位资深儿童重症专科护士还专门承担涵涵在ECMO治疗期间的护理任务。
经过100多小时的膜肺替代治疗,涵涵的心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达到撤机的标准。目前,涵涵恢复良好,并于近日顺利出院。
心肌炎发病前类似感冒症状
需要高度警惕,立即送医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任丹介绍,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最危险的类型。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凶猛,可以短时间内导致严重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暴发性心肌炎占急性心肌炎的5%至10%,无法及时识别时死亡率达50%以上。
那么,导致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因有哪些?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精心治疗
对此,任丹介绍,暴发性心肌炎最常见病因是病毒感染,其次还有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或毒物因素,以及放射性,严重创伤、大手术、过度劳累等等。
任丹介绍,心肌炎发病前常表现为类似感冒症状,例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晕厥、抽搐、心慌、胸闷、胸痛等,没有特异性,也常常被家长忽视。但是如果孩子感冒后有面色苍白、神萎、晕厥、心慌胸闷、胸痛、四肢厥冷、少尿或无尿,需要高度警惕,立即送医。
任丹提醒,暴发性心肌炎究其病因最多见还是病毒感染后导致的病毒直接损伤以及免疫损伤。所以合理营养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规律的作息,必要的预防接种是预防心肌炎的必要措施。
刘梦 红星新闻记者 汤小均
编辑 郭庄 责编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