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云南网友发帖称,切记!各位,得了甲流千万不能拖!我们楼下一博士生,才二十八岁,已经签了211大学当老师,大好的前途,结果竟然因为感染甲流没重视,继续熬夜看论文,搞研究,不按时吃饭,药也是想起来吃一次,发烧了也硬撑着,才短短四天,就已经被送进了icu!中度心肌炎,单肺全白,医生说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家长哭得声泪俱下,捶胸顿足。



医生问起才知道,这小伙子平时身体很好,一年也不生一次病,这次也是实验急着要结果,根本没把甲流当回事,想着捱一捱也就过去了,该干啥干啥,一点没休息。没想到却是葬送了自己的健康!现在全家都守在icu外面,期盼命运眷顾能挺过这一关!

所以,咱们可千万不能小看病毒,为了咱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带好口罩,回家洗手消毒,不小心感染了也千万不能拖,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浪潮。

我们来看看部分网友的留言和评论:

其实甲流就是新冠又爆发了,千万别不当回事,好可惜,希望小伙子能熬过这一关!

我妈白肺凌晨4点半永远离开了我,真的好心痛。

只要感觉怕冷、肌肉痛就要警惕是发烧了,发烧就必须去医院,不要再想着自己诊疗!希望青年人能扛过去!

喝半斤高度白酒,然后好好睡一觉,我就是这样治好了的。多睡觉是最好的方法,王八为什么能活千年,就是这个道理。

乌兹别克那个20岁美女也是临上飞机时,不顾中方挽留留在北京治疗,一回到乌兹别克36个小时人就嘎了,太可惜了。

甲流和新冠一个症状,浑身疼,咳嗽小刀拉嗓子,失去味觉嗅觉,发烧,打针吃药现在还咳嗽,都半个月了不见好。

H1N1甲型流感,是从禽流感演变来的,没人记得2009年甲流第一次爆发么,甲流疫苗第一次临床实验,我就扎了,签的生死状,扎完三个小时不让离开,6.7个急救医生陪着,楼下急救车就没熄火,甲流本来就严重,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新冠也有过,甲流也流过。本人的感觉都差不多,头有点疼不舒服、容易疲劳、全身大关节及肌肉相当的痛!也就喝抗病毒口服液。目前也还能蹦能吃能睡。

  • 无独有偶,近日另一网友关于甲流的发帖曾引发高度关注。

近日有浙江网友发帖称,甲流有多可怕?小红书一位宝妈发的笔记,她四岁的儿子因为甲流走了,本以为是个例,没想到第一条评论同样来自一位因甲流失去孩子的妈妈。



发笔记的这位宝妈的情况是,孩子半夜发高烧、呕吐,连夜送到医院抢救两小时,但孩子最终还是离开了。

第一条评论宝妈的情况是,发现孩子高烧后马上送医院急诊,后来孩子高烧惊厥进了ICU,尽管全力救治,但孩子情况还是越来越差也离开了

一直以来,大家的观念都是——甲流就是感冒,感冒是小问题。越来越多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个观念并不正确,尤其是有老人、孩子的家庭,更要重视学习相关疾病知识。

信息来自一个安徽孩子妈妈的发帖。



这篇发帖让人泪目。孩子爸爸3年前意外去世,而孩子仅仅4岁,又因流感而凋谢。这名安徽妈妈在网上倾诉、哭诉,让读者看罢唏嘘不已。

而紧接着的跟帖颇有些意外。先后有两个网友称自己孩子因为甲流而离开。





  •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甲流,没有基础病的亚健康人群也要当心

近日,41岁著名媒体人,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严重甲流去世,这让人不禁担忧,难道没有基础病得甲流也会危及生命吗?



因为在前一段时间,著名演艺人员大S在日本已经甲流感染去世引起全网关注,大家都觉的小小的流感怎么会威胁生命呢,也有人说可能和逝者身体虚弱有基础病有关。

而这个因流感去世的媒体人则没有明显的基础病,而且年纪比大S还小,才刚刚40出头,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

从诸多网友的评论来看,甲流来势汹汹,让人担惊受怕,闻风丧胆。对于流感的认知,我们要避免两极化。有人认为甲流根本就是小事情,不用重视,扛一扛就过去了。而另一种看法,就是高度紧张,产生极度焦虑和恐慌。客观评价,甲流导致的死亡病例占比,并不是非常高,注意预防,感染后及时治疗,多数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也就是说,高度重视非常有必要。

总之,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养护身体,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提高免疫能力,太过劳累的亚健康状态,有时候很难抵御疾病的暴击。所以,身体千万不要透支。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