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小红书@驼驼是休闲高手

长大后才发现,有的人根本不用努力,生来就在一线城市。

有多一线?整座城市最窄处只有30米,像一条细长的丝带,蜿蜒在群山峡谷之间,“一线”名不虚传。



图源:小红书@哪里好。

还很前卫,小城依山而建彩色楼房鳞次栉比,多巴胺元素拉满,更比乐高还魔幻。

并且!当地人还笑称他们是“全国最早通地铁的县城”(其实就是穿山1800米的内昆铁路),火车从阳台底下呼啸而过,8D体验拉满。





图源:小红书@哪里好。

这里就是隶属云南,紧挨四川的昭通市盐津县(不是卖零食的盐津铺子哈)。这座让外国博主连夜打卡的魔幻山城,居然95%的四川人都没去过?

小编绝不允许自家后花园被老外抢了头香,走!跟着【盐津攻略】去看这座悬崖上的小城。



地处川滇的交界,昭通盐津并不是一个易于抵达的地方,当地高铁站还在建设。

目前从成都出发,公共交通可以高铁先到宜宾,再通过大巴2h到盐津。

如果不着急,内江、自贡、宜宾都有慢火车到盐津。





图源:小红书@TKZ~的精彩人生

盐津分为新旧两个城区,新城区在地理环境上更适合居住,但旧城区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韵味。

旧城夹在关河峡谷间,两岸最窄处仅30米,两侧峭壁垂直落差超千米。



图源:小红书@哪里好。

依水而建的居民楼,直接像是“挂”在悬崖上,堪称“中国版纪念碑谷”。

新旧楼宇层层叠叠,说这里是重庆同款8D魔幻山城,也不为过。



图源:小红书@驼驼是休闲高手

有的房屋支柱直接建在了裸露的岩石上,极致的地理环境,看到的是国人无限的建筑智慧。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如此环境与高楼大厦如何匹配。



图源:小红书@哪里好。

盐津城的楼房还都是马卡龙色,与青山绿水的格调倒是区别明显。

粉蓝、鹅黄、薄荷绿……随手一拍就是多巴胺大片。





图源:小红书@驼驼是休闲高手&哪里好。

网友调侃:“上帝在这里打翻了调色盘,顺便劈了一刀峡谷”

老县城沿河只有一条狭长的独路,没有红绿灯。非本地车手不建议开车,除非你想错车时只有2cm的空间。



图源:小红书@驼驼是休闲高手

内昆铁路穿楼而过,因此当地人戏称这里是“全国最早通地铁的县城”。

列车来时,外地人倒是看得稀奇,本地人会嘟囔一句“火车来咯关窗,不然煤灰进汤”。



图源:小红书@两只猫一条人

盐津人的生活很慢,到现在也保持着在告示栏贴各种布告的习惯,在动动手就能发个朋友圈告知所有人的今天,纸质布告总是庄重又有情怀。

新村大桥,东门大桥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也是看两岸吊脚居民楼绝好的打卡机位。





图源:小红书@驼驼是休闲高手

七大拐观景台是俯瞰盐津城的最佳角度。从城区上去有将近2km的路程,不想徒步的耍家建议搭个摩的(新体验)

登上观景台,盐津老城尽收眼底。吊脚楼顺着河流蜿蜒而去,两边的青山静默不语,这座生在悬崖峭壁下的城市,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盐津人的生生不息。



图源:小红书@哪里好。

若是傍晚蹲守,还可能拍到楼宇灯光渐次亮起的《千与千寻》画面哦~

出行tips

盐津县:盐津县

公共交通

1⃣️高铁到宜宾,宜宾转大巴

2⃣️内江、自贡、宜宾慢火车

打卡点位推荐:七大拐观景台、新村大桥、东门大桥、



要说盐津的灵魂经典,豆沙关该榜上有名。

别看名字可爱,这里可不是软软甜甜的“豆沙”产地。



图源:小红书@dontheroad-大东

古时,豆沙关又叫石门关,始建于隋朝,是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

两山相峙,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现今在五尺道景区内。



图源:小红书@驼驼是休闲高手

巨大的石门一关,门杠一顶,中原与边疆便可隔绝。

尤其是在南诏叛唐之后,石门更是关闭了40+年。



图源:小红书@dontheroad-大东

直到南诏王请求归唐,御史中丞袁滋持节前往册封南诏国王,石门关才再次打开。

袁滋也在这里留下了122字摩崖石刻的真迹。



图源:小红书@dontheroad-大东

千年前,一道石门即可关闭两方来往,而今这里竟是五道并行:

秦五尺道、关河水路、昆水公路、内昆铁路、渝昆高速五线交汇,堪称“交通活化石”。



图源:小红书@TKZ~的精彩人生

顺便说一句,五尺道顾名思义宽约五尺,是保存最好且完整的一段古驿道。

像是在悬崖边上硬生生凿出来的一条小道,底下便是奔流的关河,不恐高的耍家再尝试去爬哈。





图源:小红书@驼驼是休闲高手&两只猫一条人

目光越过宽约二三十丈的峡谷,就会看到一条石缝呈“一”字状镶嵌于石壁中部。

石壁高达四五百米、宽千米有余,呈灰黑色,有点像大山的伤痕,内里摆放着一些棺椁,这是汉代的僰(bó)人悬棺。



图源:小红书@dontheroad-大东

60米绝壁上的未解之谜,9具棺木斜插山洞,很难想象这些棺椁是如何到达绝壁之上。



图源:小红书@TKZ~的精彩人生

一路往上,是青莲洞观音阁,石洞做顶的寺庙,就连逛遍各地寺庙的耍姐也是第一次见。



图源:小红书@驼驼是休闲高手&两只猫一条人

与景区毗邻的豆沙关古镇,虽是2006年盐津地震之后重建的,但古韵仍存,一眼千年。



图源:小红书@驼驼是休闲高手

漫步豆沙关古镇,偶尔会恍惚:我是千年前袁滋重开关门后那一批中原客吗?还是从关外冒冒失失踏入关内的边民?



图源:小红书@dontheroad-大东

而今,鸟鸣依旧,估计也还是千年之前的乡音吧,但豆沙关古镇已焕然一新。



图源:小红书@dontheroad-大东

出行tips

五尺道景区:五尺道景区

门票:30元/人

豆沙关古镇:豆沙关古镇



地处川滇门户,盐津的美食既有云南的风味,又有四川的口味,既融合又各成派系。



水粉,可以说是盐津人早餐信仰!所谓水粉就是苕粉,入口软糯Q弹。

酸辣的汤底,加一勺油辣子,完全是灵魂暴击。【严三姐水粉】是当地人都认可的老店,首选他家,绝对没错!







说盐津美食融味川滇,梁四面馆算是代表,因为他们家主打燃面。

门面不大,直接放在凳子上开吃是特色。



燃面很入味,虽然是干拌,但是入口顺滑,不会噎人,来的很多都是当地人,含金量可想而知。







盐津乌骨鸡,是这边的特色美食,肉质细嫩,风味独特。本地最认可的制作方式是清蒸,汤色清亮醇香,吃的就是乌骨鸡的本味。





盐津人在外,多半都思念一口盐津的粑粑:猪儿粑、黄粑、桐子粑。

盐津的猪儿粑用柑橘叶子包,内里是桂花和玫瑰等馅料,香甜又有柑橘叶的香气。



黄粑则是用糯米和大米混合磨浆制作,加入猪板油,糕体更加滋润,再用笋壳或竹叶包裹。





桐子粑在外地不常见,最大的特点是用油桐叶包裹,吃起来有一股独特的香味。





如果去到豆沙关,一定要尝尝当地名茶——僰人古茶。初入口苦到皱眉,但回味又略有回甘。

僰人已逝,但僰人茶的技艺却永久地留存在了世上。

离开盐津时,在火车上望着逐渐远去的彩色楼房,突然悟了:

一线不一定要是人来人往,繁荣热闹;躺平也可以是在悬崖吊脚楼里喝杯茶,看火车从头顶轰隆开去。

或许,我们不必挤破头当“人上人”,偶尔逃到盐津这样的魔幻小城,做一天“崖上人”,腰不疼了,腿不卷了,连呼吸都带着山野的嚣张。(温馨提示:别穿高跟鞋!盐津的坡,专治各种不服)

有没有盐津耍家现身说法

还有哪些好吃好耍推荐?

评论区分享你的宝藏

(成都周边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