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籍游富顺
西 湖
取名“西湖”的湖我国共有36处。其中,在川南富顺的老城,便有一个叫西湖的地方,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休闲之所。富顺西湖始建于宋代,因地处老城西部而得名。《蜀中广记》载:“西湖在监之西,相传有此监即有此湖。”“监”,指的就是富顺县,富顺因盐设县于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始设富义监。
载于(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十五,上海商务书馆景印,现藏于富顺县图书馆
西湖俯瞰
有语云,“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甲四川”,十四个字把西湖化作富顺的形象代表,成为富顺文庙·西湖AAAA级景区的核心景点。这个形成于宋代的城中之湖,一直是老百姓的游乐之所和文人墨客的吟诗作画之地。这其中,明代状元杨升庵与富顺才子熊过携游西湖出巧对的典故,已成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千古佳话。而戊戌六君子之一、县人刘光第更以“县有湖山高蜀国,梦随烟月落杭州”的浪漫情怀,将富顺西湖直比杭州西湖,将富顺这座“高蜀国”的湖山之城捧上了与杭州齐名的唯美高度。
明代成化年间的四川按察副使颜正,就曾专程到富顺访求当时的隐士学者项秉儒,并留下《咏富顺西湖》一诗,诗曰:“十里荷香二顷湖,水禽翻浪浴菰蒲。扁舟荡桨弄明月,疑是坡仙载酒图。”诗中不仅描绘了当时西湖荷花盛开、水禽翻浪的景象,也言明当时的富顺西湖,已经开发为旅游场景,游人可以荡舟西湖邀明月,颇有一番诗情画意。
载于(清)段玉裁《富顺县志》卷二,木刻,现藏于富顺县图书馆
“湖西平如纸,湖心浅可篙。亭台随陇亩,竹柏出蓬蒿。”遥想1036年,北宋太常博士周延俊任自贡市富顺监知监时,为富顺西湖的旖旎风光写下了“莫教辜景物,那得欠风骚。”的《西湖》五言诗。数百年后,“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甲四川”引得游人如织。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于乾隆四十年(1775)任富顺县知县,主持纂修了《富顺县志》,对西湖的叙述也是令人神往的:
“湖阔六七里,荷芰菰蒲,蔚然苍翠;菱蓼花开,红绿相映。每当春霁秋晴,夜气澄清,明月波光,水天一色。”
载于(清)段玉裁《富顺县志》卷二,木刻,现藏于富顺县图书馆
西湖、龙凤桥、西湖广场、碧波亭、红蕖榭、九曲桥、西子姑娘、湖光亭、西湖拱桥、斜壶衬榕等知名景点,形成“一步一景、文景交融”的胜景。
西湖满塘碧荷
四周有钟秀山、神龟山、五府山等,形成“半城山色半城湖”风景。2018年,富顺县以文庙、西湖为核心载体,将老县城1.12平方公里区域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在神龟山复建老县衙,联通文庙、西湖、千佛寺及四山的核心景点,西湖周边环境得到有力提升。2022年,富顺西湖重新实施了灯光亮化工程,华灯初上,整个西湖瞬间惊艳起来,西湖沿岸,人头攒动,节日的喜庆和人文的互动,让这座古老的县城焕发了青春和活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正悄悄地改变和融入着人们的生活。
西湖六月天
龙凤桥
西湖夜景
来源:自贡方志
供稿:富顺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