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记者 谭志红 文/图

2023年底,广东省佛山禅城区—佛山南海区—广州荔湾区(简称“三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经过一年努力,到2024年,三区拥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规上企业近200家,累计实现营收26.51亿元,同比增长26.5%;接待游客9510.79万人次,同比增长83.9%;实现旅游收入899.15亿元,同比增长89.25%。


实景歌舞《广东千古情》演出现场

从禅城的佛山古镇、美陶湾,南海的千灯湖、西樵山到荔湾的荔枝湾、白鹅潭,三区用绣花功夫建设禅桂核心区和荔湾文商旅活力区,签约落地超过50个文旅项目,累计投资约125.5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中,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于2024年4月启用,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今年1月29日,白鹅潭春节烟花汇演融入无人机、灯光秀等表演,吸引约40万名游客到场观看。春节期间,位于南海西樵山的广东千古情景区接待游客33万人次,实景歌舞《广东千古情》演出56场。

为增强文旅业的带动作用,三区积极发展音乐演艺、体育赛事、游戏动漫等业态。2024年11月,佛山大草地音乐秀场在禅城举行,吸引7万名乐迷观演,带动全区住宿业同比增长130%。三区还依托省级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的基础,推出串联三区的粤剧、功夫等7条精品主题文旅线路,发放禅南荔文旅卡、亿级流量包和2亿多元消费券,打响禅南荔品牌知名度。

2月10日,禅城石湾星光园西区二期工程开工,拉开美陶湾重点项目建设的序幕。美陶湾建设指挥办副主任廖志勇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整个美陶湾环大雾岗片区的开发,推动周边产业升级。

2022年,佛山尊重历史遗存风貌,将旧厂房、旧仓库、旧陶工宿舍等改造提升后建设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自示范区建设以来,三区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动“文化+百业”发展,打造了永庆坊、南风古灶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岭南天地、佛山创意产业园和千灯湖3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佛山古镇、美陶湾成为文旅赋能城市更新省级优秀案例,荔湾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和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在文化赋能产业升级方面,大力发展主理人经济,实施岭南文创IP100计划,推动岭南文化与陶瓷、服装、珠宝、食品等领域深度跨界融合。特别是在文化赋能商业消费方面,打造出独具岭南特色的消费场景,如星巴克在设计上融入岭南传统民居镬耳屋独特的曲线造型,让岭南文化与星巴克咖啡文化遥相呼应。今年春节期间,荔湾区举行上下九年货节,共接待游客72万人次,广州酒家、侨美食家、泮溪酒家等非遗美食保护单位门庭若市,诸多非遗特色小店每天接待顾客近万人次。

蛇年春节,三区文旅活动精彩不断。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吸引市民、游客136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9.3亿元。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期待,通过南海大地艺术节这扇窗,以南海大地为舞台,讲好湾区沧海桑田的故事。荔湾区在荔湾湖公园举办水上花市活动,荔湾湖片区游客量总计约28万人次。“行通济,冇闭翳(即无烦恼)!”元宵节前后,数十万名市民、游客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参加禅城“花漾”行通济,走过禅城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安顺遂。

三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在文旅领域跨区合作方面具有广阔前景。2024年,三区通过文旅产业区域联动协作,举办了五人龙舟赛、叠滘龙船漂移、东漖龙船景等龙舟文化主题赛事,联合开展迎春花市嘉年华、行通济、盐步老龙、华光诞等30多场重大节庆文旅活动,在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同时创新节庆活动形式。同时,建立传播矩阵,推送“吃住行游娱购”等信息,带动文旅消费。

接下来,三区将围绕健全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完善产业政策环境、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业态融合创新发展等重点,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跨区域文旅融合示范区。

来源:中国文化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