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荔波县聚焦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定位,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勇毅前行,全县经济实力持续增强,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各项事业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2.51亿元,增长6.3%,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荣获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全国康养百强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甲良梅桃村茶园。

如今,荔波县乡村振兴活力更加迸发,文旅消费越来越火,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越来越强。

铿锵奋进 夯实产业底盘

“从重庆坐高铁3个小时就到荔波了,真的很方便,今天带家人游了小七孔景区,在景区游览的同时,观看了芦笙舞、瑶族陀螺表演,很好看,还体验了‘乘竹筏’‘踏瀑戏水’项目,很好玩、很刺激,下次还要介绍朋友来。”国庆期间,在景区游玩的重庆游客王先生高兴地说。


“支支串飞”首批旅游团队落地荔波,解锁旅游新模式。

既引客来,又留客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赋能让旅游业焕发了新生命力和竞争力,2024年,荔波举办了民族文化进景区、“世界之荔—民族时装周”T台秀、全民气排球赛、非遗歌舞文艺展演、“流光溢彩·荔波夜”“音你撒野电音节”等系列文化体育活动,给游客带来更加丰富有趣的游玩体验,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从“可观”到“可游”到“可留”。

靠什么把“流量”变成“留量”?

作为贵州旅游龙头的荔波县,主动顺应趋势,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四免一多一减”优惠政策外,率先针对黔南籍人士推出A级景区免门票等优惠政策,探索摆脱门票经济的老路,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型的路径,在旅游产品、景区管理和服务提质上久久为功,采取一手抓流量、一手抓业态,留住了游客、拉动了消费、延续了热度,实现旅游综合效益的提升。

“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版,重点是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2024年以来,荔波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盯打造世界旅游景区目标定位,发挥旅游产业“龙头”引领作用,带动一产、二产、三产和城镇化全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荔波县城。 熊亚平摄

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完成《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年度任务118项。获省重点推荐申报全国首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培育对象。景城融合发展规划稳步推进。成功打造“世遗探险部落”“鸳鸯湖透明游船”2个拳头产品,创新推出大七孔桨板、非遗展演等新业态12个。“特意性”景区带动“随意性”景区发展更加凸显,瑶山景区游客增长47%;施柏阁大观、温德姆、齐宿拉珈等高端酒店民宿投入运营。凤凰山露营、酷玩森林、龙游樟江等新业态、新场景、新玩法火热出圈,全年接待游客2754万人次、增长2.4%,旅游综合收入232亿元、增长2.1%。

现代农业增产增效。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38万亩、产量5.23万吨,粮食单产增长3.5%,有效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新增万头猪场、肉牛养殖场7个。精品水果产量9.5万吨,精品中药材产量1.28万吨,特色养殖出栏128.2万头(羽)。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15家。发放农业补贴4595万元。动态完善“531”项目库。全面盘活处置农村闲置低效项目。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6亿元、增长3.8%。


荔波枇杷喜获丰收。

新型工业提质增速。优化调整工业园区核心发展区,完成“一园三区”规划,盘活厂房1万平方米。甲良农业光伏、石板新场光伏项目全面建成并网发电,水利、光伏总发电量11.3亿千瓦·时、产值2.9亿元。帮助振达冶炼、达古实业申报获批用能指标,工业企业正增长面达70%,新增规上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创历史新高。工业增长对GDP贡献率达26.3%。


景区活动。

城乡联动 推进景城融合

秋高气爽,山风习习,为地处高山深处的佳荣镇大土村平添了几分“姿色”,绕村而过的溪流在阳光的照耀下,以温柔之势,轻拍着这座古老的村落,整个村寨被山峦环抱,房屋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行走在大土村,稻果飘香四溢、错落有致的小民房,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文化广场、长廊、村史馆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如果恰好遇到鼓藏节等苗族节日,可以看到苗族同胞们吹起芦笙跳起舞的幸福画面。大土村的蝶变只是荔波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

那么,荔波在推进产城、景城、城乡深度融合上怎么做,实现城乡精彩蝶变?

荔波坚持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区域联动、协调共享的战略载体,强化景城联动,突出景城建设一体化、乡镇建设景点化、乡村建设景观化,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精致县城、特色乡镇和美丽乡村,形成“以景带城、以城托景、景城融合,山水城交相辉映”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景区活动。

乡村振兴推进有力。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全面落实“3+1”保障措施,稳定消除返贫风险1377户5417人。深入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新(改)建农村户厕411户,建成农村供水管网80公里,水质合格率9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68.4%,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行政村覆盖率100%,农村供电可靠率99.9%。建成精品型示范村3个。全省和美村寨建设现场会在荔波召开并作经验发言。

新型城镇提质升级。聚焦城镇“四改”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打通荔泉苑、国际城、江山府等区域断头路5条,新改建燃气管网3.7公里。新增网约车100辆、汽车充电桩180个、停车位1340个,投放共享电单车500辆。用好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十一条政策措施,“容缺”办理不动产权证423套,商品房销售16.8万平方米、增长6.5%。新增“一米黄线”3500余米、“潮汐摊位”242个。治理解决易涝、滑坡20处,修缮盲道、井盖、路灯等956处。完成州级永济泉智慧社区试点建设。着力加强城市“七乱”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旅游城市的“颜值”和“魅力”。


荔河高速施工现场。

基础设施更加夯实。启动建设三荔水库、老荔波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建成淇江旅游公路,完成瑶山至捞村公路改造,荔波至河池高速加快推进,茂兰至佳荣、玉屏至播尧公路开工扩建。完成龙江、洞流河等山洪沟防洪、河道治理64.7公里。实施重大项目86个,完成投资38.5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5公里。新建5G基站100个、光纤500公里。成功创建“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

以民为本 增进民生福祉

经济向好,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4年以来,荔波县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发展理念,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出台了一批务实管用的惠民政策,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使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同时,加大民生领域改革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千家万户。


小七孔景区。

一年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画卷“温暖”亮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向好。

文教卫事业供给更加优化。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县一幼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复评,县二幼、三幼通过州级示范幼儿园评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9%、98.54%、94.88%。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9.5%;县妇女儿童医院正式挂牌;新(扩)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6所(个);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运营。甲良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通过省级示范评估验收,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县。瑶山村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陀螺队代表贵州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男子团体二等奖、个人三等奖。“布依布然”文创品牌代表国家参展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

社会保障和安全防范更加筑牢。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输出占比71.3%,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建成儿童之家8个;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9.5%;发放各类补助救助资金7403万元;提质改造农村公益公墓2个;县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入选全国“退役军人守护家园志愿服务队”。建成全省首家“应急+消防”联合值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社会治安“1+6+1”重点工作,以及扎实抓好“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等专项行动,全县生产安全事故和因灾致人伤亡失踪实现了“零发生”;“荔即解”化解旅游纠纷和“五聚焦五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法分别入选新时代“枫桥经验”“社会治理”创新创优实践典型案例。


小七孔景区人气火爆。

多项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惠民。全面启动旅游管理运营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县融媒体中心改革。“四机制”推进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利用、辅警层级化管理、“一老一小”社工化服务改革经验获省推广。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完成交易58宗、面积184.3亩。规范旅游民宿提档升级改革成为州级试点。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营收、利润“双提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有力破解基层执法“手眼不齐”难题。乡镇财税改革奖补激励政策成效明显。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全覆盖,“一网通办”县乡村三级实现规范化,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保持100%。

生态引领 擦亮绿色底色

“水质变好,白鹭也变多了。每年开春以后,月亮湖湿地公园就会迎来大量的白鹭、斑头雁等多种珍贵鸟类,真的很美。”家住荔波月亮湖旁的覃先生说。

“一家人来荔波茂兰景区玩就感觉很开心,风景很美,特别是山很绿、水很清、空气很新鲜!”在茂兰景区,来自广西的游客韦女士兴奋地说道。

荔波在生态引领、绿色发展中有何做法?

山是荔波的山,水是荔波的水。荔波始终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用绿色资源变成经济资源,让“好风景”和“绿经济”比翼齐飞,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崛起新路,让荔波的景色越来越美,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绿宝石”越擦越亮。


荔波高铁站台。

绿色屏障持续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突破,首次发现荔波野桐新物种,新记录珍稀物种8种。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国储林项目0.35万亩、退化林修复13.2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3.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4.4平方公里。代表贵州承接中国天然林保护GEF项目落地实施,樟江获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命名。

污染防治成果持续巩固。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4个,新(改)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28套,整治城镇入河排水口8个,县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8%、99.7%,县域河流国控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9年保持100%。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3年全省第一。


小七孔景区-鸳鸯湖。吴东摄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新增林下经济3.88万亩、综合产值7.05亿元。林业碳汇、碳票试点项目有序推进。成为全省第一批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试点县。深入实施数字“两个一工程”,引导商户接入数字中台2829家,实现资金回流1.15亿元。成功举办第25届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黔渝川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有效践行人与生物圈和谐共生理念,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

风正扬帆正当时,砥砺奋进新征程。新的一年,荔波县将深入凝聚各方智慧,以一往无前的闯劲、只争朝夕的干劲,汇集更大力量,锚定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加快推动景城融合,助推荔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中国式现代化荔波实践新篇章!(文/黎以坚 部分图片由荔波宣传部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