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战斗机的性能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战斗机的气动布局设计、搭载的雷达航电性能甚至是机载武器的性能等等,其中战斗机的动力系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以美国空军的F-22战斗机为例,这是全球第一款隐身战斗机,服役之初的隐身优势特别明显,而且F-22战斗机搭载了两台F-119矢量推力发动机,F-119发动机的最大推力超过15吨。两台F-119发动机为F-22战斗机带来了澎湃的动力,同时也赋予了F-22战斗机超级机动能力,另外这也是美制战机长期以来的一大优势,那就是凭借优秀的发动机实现“力大砖飞”!
我国歼-20战斗机在研发之初的目标就是不亚于任何一款同代战斗机,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歼-20战斗机的动力系统要非常优秀可靠。我国歼-20最初使用的是俄制AL-31发动机,中期换上了国产涡扇-10系列发动机,算是满足了歼-20的基本需求,直到2023年搭载涡扇-15航空发动机的歼-20首飞后,歼-20战斗机才算是达到了“完全体”状态,各个方面都符合了设计指标。而在涡扇-15发动机研发成功之前,美国F-119发动机可谓是压在我国军工科研人员头上的一座大山,直到涡扇-15研发成功这座大山才被搬走了。
我国涡扇-15发动机研发成功之后,外界认为这代表着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与美欧最先进水平看齐,不过近日的一个消息却让人大跌眼镜!特朗普任命的、由马斯克领导的美国“政府效率委员会”在调查美国国家审计局时,美国国家审计局公开的一份机密文件显示:F-22战斗机搭载的F-119涡扇发动机推重比为5.2:1,最大加力推力比只有7.95:1。这份文件的披露对一直以为美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优势巨大的人来说可谓是天塌了,因为从F-22搭载F-119首飞直到这份文件被披露之前,美国对外宣传的都是F-119发动机的推重比在10以上。
发动机的推重比简单说就是发动机的重量和发动机的推力之比,发动机的推重比越高说明发动机的设计越合理,使用的材料也更先进,因此推重比是衡量一款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我国涡扇-10B发动机的推重比在8左右,与F-119的10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在研发涡扇-15时就明确要求这款发动机的推重比一定要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最终的涡扇-15发动机推重比达到了10.5甚至更高。涡扇-15研发成功后我国科研人员肯定舒了一口气:我们终于在发动机的推重比上追上美国了,但涡扇-15追了十几年追赶成功后才发现,F-119竟然数据造假,全球最强发动机原来是自己!
现在美国访问量非常大的某某“百科全书网站”已经连夜修改了F-119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说明F-119发动机此前数据造假这件事情已经实锤了!当然推重比只是发动机的一个关键数据之一,并不是发动机性能的全部,但通过F-119发动机推重比这件事情来看,F-119发动机的性能至少没有美国此前宣传的那样强。其实这样的事情美国不是做了一次两次了,比如F-22战斗机首飞后美军宣布这款战斗机的升力系数在2.0以上,升力系数直接决定一架战斗机的飞行性能,要知道飞行性能非常优秀的苏-27战斗机升力系数也只有1.8,美制F-15战斗机的升力系数只有1.6。
因此美军宣布F-22战斗机升力系数高达2.0后,我国科研人员为了追上这一性能指标,在歼-20的气动布局设计上可谓是下了大力气,当升力系数达2.0以上的歼-20研发成功后,F-22战斗机却被曝出升力系数还不到1.8。另外一个例子,美军研发AIM-120D空空导弹时表示该导弹要采用双脉冲发动机,最大射程将超过200公里。不甘落后的中国科研人员研发出搭载双脉冲发动机最大射程超过200公里的霹雳-15后,美军量产的AIM-120D却是一款没有使用双脉冲发动机,只不过是一款改进了燃料、优化了弹道,射程不到180公里的导弹而已。
从中可以看出,美军在很多主力武器装备上喜欢过度宣传性能,甚至数据造假的现象都并非个例,也就是说美军很多主力武器装备的性能其实并没有他们宣传的那样强。而在这方面中国的做法截然不同,中国研发的主力武器装备,过程中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设计指标是什么就向着这个指标前进,而且只能超过指标不能低于指标,想必这也是中国军工技术在最近十几年取得巨大发展和成就的原因所在。